联动聚资源 温暖汇“新”力

山东省寿光市健全完善暖“新”资源整合、使用、评价闭环机制,有效提升资源统筹力度,切实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实际需求,实现了“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红盟聚力

暖“新”资源整合更有力

走进圣城街道向阳社区的“菜乡红驿站”,室内环境干净整洁、温暖舒心,饮水机、微波炉、报刊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累了,歇一歇,每一站都是家”的温馨标语,让进屋休息的人感受到满满的暖意。

在寿光,像这样的暖“新”驿站共有57处,它们是寿光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工会、银行、社区等多方资源,推动暖“新”关爱资源落实落地的成果。

做好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工作,加强资源整合是关键。寿光市积极搭建跨部门资源力量整合载体,统筹工会、财政、公安等18个部门单位成立菜乡暖“新”红盟,系统梳理成员单位暖“新”资源清单、服务清单,结合新就业群体需求,确定暖“新”关爱服务项目,推动各类暖“新”政策、资源、服务精准聚集,有效破解部门单位资源分散、供需错位等问题。2024年度,红盟成员单位实施暖“新”关爱服务项目16项,服务新就业群体1200余人次。

载体赋能

暖“新”资源投放更精准

“‘小哥学院’太实用了!今天的心理辅导让我心里舒畅多了,我还学会了很多缓解压力的方法,感觉送单都更有干劲了!”“小哥学院”培训课程结束后,网约配送员小刘兴奋地说。

成立“小哥学院”,是寿光市推动暖“新”资源精准投放的生动实践。由寿光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征集了相关部门单位培训课程23项,联合潍坊科技学院开展新就业群体学历提升,联合公安局开展交通道路安全培训,联合司法局开展暖“新”法律援助服务等活动80余场次。

资源整合后,如何高效地配置与使用?寿光市积极搭建契合行业特点、贴合群体需求、回应各方关切的暖“新”服务载体,通过建设“骑手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小哥医院”、组建爱“新”商家联盟、实施“暖心食堂”“小哥药堂”加盟项目,构建多场景、立体化暖“新”服务矩阵,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充电、就餐打折、诊疗项目优惠等实实在在的服务,推动暖“新”资源精准投放,深层次满足新就业群体需求。

闭环管理

暖“新”资源落实更有效

人社局打算组织一场新就业群体职业规划设计专题培训,卫健局计划开展一期应急救护培训,司法局可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活动……在每季度一次的暖“新”红盟成员单位资源落实情况调度会上,各成员单位踊跃汇报前期暖“新”工作落实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一月一反馈,一季一调度,一年一评价。寿光市突出加强暖“新”资源闭环管理,每季度定期梳理反馈新就业群体需求诉求,积极为他们链接匹配暖“新”资源;年底开展暖“新”资源落实情况评价,将工作情况纳入部门单位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加分项,作为先进典型选树依据,有效激励各部门单位积极参与暖“新”服务。2024年以来,帮助协调解决暖“新”资源落实中的重难点问题10余个,针对需求追加链接资源20余项,推荐表彰市级及以上先进典型,带动提高暖“新”服务水平。

如今,在党组织的关怀凝聚下,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化身“民情前哨”“流动探头”,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新就业群体对各部门单位暖‘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着力健全完善‘调度+考核+评价+激励’闭环机制,引导各部门单位积极参与暖‘新’服务,实现资源围着需求转、服务跟着民心走。”寿光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两新”工委副书记程燕燕介绍说。

(本报通讯员 丁敏 吴文康)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