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集村地处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东南部。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走上了村旅融合的发展之路。周集村将志愿服务与各类集体活动相结合,不仅提升了活动的内容品质,还进一步加强了全体村民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周集村蔚然成风,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红色周集
发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向心力”
内外兼修,多方合力。在深化发展成果之余,“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周集村得到了深刻诠释。周集村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从环境整治开始做起,动员家家户户“瓦当扫尽陈年雪,门楣新挂向阳枝”。“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新村貌为周集村引来了“童话森林”“村咖”“乡村音乐会”等多个新潮文旅项目,使整个周集村焕发了勃勃生机。
周集村以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层阵地,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动态,采取“阵地+群众+志愿者”的实践模式,运用志愿服务积分制和村规民约调动群众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超过三分之二的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家住二组的陈大爷数年如一日地为村里志愿打扫卫生,连年成为志愿服务积分制排名的冠军。
村里拓展思路,创新志愿服务活动方式,将村干部和村民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治理乡村环境等日常内容拍成短视频进行宣传,以接地气、近民情的内容吸引大众。村里还有一支“花船”宣传队,经常出现在短视频中。由村民自发组成的这支“花船”宣传队在村里开展政策宣讲等志愿活动,他们将政策内容编成歌词,通过歌声吸引群众驻足聆听,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务宣传氛围。
志愿周集
跑出动员群众参与“加速度”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周集村将每月5日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志愿日”,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敬老助残、文化宣传等活动,并结合节假日和特殊节点,开展春节慰问、重阳敬老、儿童节关爱等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各类便民服务活动的开展,让周集村获得了“淮安市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站”等荣誉。
周集村开展了6次“老周说媒”活动,村党支部书记亲自作“媒婆”,免费为单身青年牵线搭桥。“老周说媒”活动已然成为周集村一大“保留节目”,不仅为本村的单身青年介绍对象,还吸引了来自市区、县城的众多游客来到周集村。在节假日期间,村里动员广大村民群众,特别是返乡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争当志愿者。场均2万人次流量的活动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开展得井井有条。
2024年夏天,周集村的一场“村跑”(乡村马拉松)吸引了众人的关注。这场乡村马拉松“展村情、话丰收”,在市县相关单位的支持下,报名人数超千人,充分带动了村民群众的健身热情,多角度展示了周集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面貌。不少市内外的群众还在“村跑”期间来到周集村担任赛事志愿者,进一步提高了村里的游客流量和关注度,带动周集村及村民在农文旅融合中共享收益。2024年,周集村共开展各类活动65场,组织志愿服务50余次,真正让志愿服务走进群众的心中。
幸福周集
驶入凝聚服务群众“快车道”
行云流水,随心而动。这天,周集村种植黑玉米的农户与村“两委”干部正在使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黑玉米又甜又糯。周集特产黑玉米上市了,欢迎大家来周集赏美景、尝美食!”类似的短视频内容已经成为周集村致富的“新农具”。村“两委”从曾经的“带着群众一起种”,到现在的为村民采种和销售,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经过多年的探索,周集黑玉米已经成为当地的网红“土特产”。
除了无偿帮助农户“带货”,周集村还将目光聚焦在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儿童的身上。村里整合社会资源开设“逮幸福”周末公益课堂。“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就好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里没有了‘老母鸡’。那么,我们就来当陪他们玩耍、陪他们学习的‘老母鸡’。”参与公益课堂的志愿者表示,通过陪伴、心理疏导,帮助孩子们“逮到”幸福。志愿者每周开设心理健康、读书分享、书法教学等课程,从课业辅导到生活技能培训,为农村孩子搭建起公益性、低偿性、普惠性学习交流和社会实践的平台。
周集村积极开展互助养老、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发动村里乡邻、亲朋好友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爱心理发、免费体检、上门诊疗服务,不定期邀请村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开展年长者健康知识讲座,向广大村民宣传科学实用的卫生健康知识,并长期坚持开展卫生家园宣传和村居环境整治活动。老党员们积极参与、助人助己,为广大村民群众树立了榜样。2024年,周集村共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辐射群众795人,获得了江苏省“老年友好型社区”表彰。此外,周集村还成立“法律明白人”队伍,邀请志愿者为村民宣讲法律常识、提供法律援助、帮助村民解决矛盾纠纷,得到广大村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如今的周集村,环境美、生态优、人心齐,丰富的志愿活动成为周集欣欣向荣的生动展现。对于周集村未来的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周林会信心满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注重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突出党总支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更多村民在共享致富成果之余,积极参与村庄建设,让志愿红飘满周集!”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