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新就业群体已成为激活城市发展动能的重要引擎。湖北省坚持党建引领,秉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的理念,从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谁负责”,到创新方式方法解决“怎么管”,再到精准服务凝聚人心实现“服务好”,最终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中心大局“起作用”,将新就业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有效提升了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湖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兴领域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的理念,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谁负责、怎么管、服务好、起作用”等突出问题,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把新就业群体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聚焦“谁负责”
健全责任体系把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统起来
坚持“一盘棋”思想,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放在大党建格局中定位、谋划、推进,压实部门、属地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领导责任。省委连续三年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推动各地各相关部门党委(党组)重视,形成高位推动的良好态势。及时充实省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完善运行工作机制,建立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会商制度,形成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压实部门责任。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强化网信部门管网治网统筹协调职能,明确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行业党建责任,省、市两级成立互联网、道路运输、网约配送、快递等4个行业党委。推动行业党建有机融入行业监管链条,交通运输部门实施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将畅通诉求、优化服务纳入行业管理。
夯实兜底责任。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探索在街道社区(园区)成立综合党委,抓好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辖区内相关企业、网点站点党组织应建尽建。通过广泛发布“党员召集令”、张贴报到二维码,推动新就业群体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引导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党组织活动。
聚焦“怎么管”
注重引领吸纳把新就业群体有效组织起来
针对不同类型新就业群体的特点,采取有效方式把党员组织起来,把党建覆盖到最活跃的地方。
加强组织覆盖。持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联党员”活动,指导推动平台企业完善接单人员信息登记制度,引导党员亮身份。根据不同群体的工作方式、活动范围,发挥行业、属地、企业各自优势,就近就便把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流动党员人数较多、相对集中的,依托街道社区、网点站点等,依规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890个。
加强思想引导。依托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教育宣传阵地,通过播放党员电教片、新就业群体典型事迹等视频,组织过集体生日、先锋讲堂等活动,引导促进新就业群体听党话、跟党走。
加强载体创新。灵活有效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持续开展“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采取微党课、微视频、“班前十分钟”等形式,向新就业群体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法规。
聚焦“服务好”
加强关心关爱把新就业群体紧密凝聚起来
探索以“小切口”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制定服务清单。下足“脚底板”功夫,与新就业群体交朋友,跟人跟车沉浸式体验,真切感受他们的急难愁盼,找准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坚持“小切口”、能办到、效果好,省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立足部门职能职责,确定了加强阵地建设、维护合法权益等15项服务事项,省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抓好推进实施。
打造服务网络。综合考虑覆盖半径、服务群体数量、交通便利性等因素,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布局合理、务实管用的各类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1.2万个,提供饮水、热饭、充电、休息、阅读等服务。积极探索建设党群服务线上“云平台”、推广“智慧党建”等做法,完善新就业群体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网上党群活动阵地。
提升服务实效。构建“新就业群体—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直通渠道,及时收集诉求、掌握群体动态,做好困难帮扶、利益协调等工作。深化“暖蜂行动”、新就业群体与物业保安“牵手行动”,建设各类“友好场景”1500余个,持续破解新就业群体“进门难”等问题。依托社区幸福食堂、餐饮连锁企业共建“小哥食堂”300余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错峰就餐、优惠就餐。推广武汉市武昌区“小哥公寓”建设经验。探索建设“新兴学院”,拓展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通道。
聚焦“起作用”
融入中心大局把新就业群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发挥新就业群体“民情前哨”“移动探头”作用,引导他们在行业治理、基层治理中当主角、展风采,把“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
设立先锋岗。持续开展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等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红旗车,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带动新就业群体安全驾驶、文明配送、优质服务,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和社会认可度。
组建志愿服务队。组建楚风轻骑队、雷锋车队等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带动新就业群体参与文明宣传、社区服务、送医送考等活动,当好治安协防员、政策宣传员、治理信息员、危难帮扶员。
创新参与机制。建立政策奖励、积分激励、典型选树等机制,引导5.5万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到街道社区报到,鼓励引导他们融入网格,立足职业优势参与助老送餐、食品安全监督、平安创建等工作。发挥榜样作用,挖掘选树“生命摆渡人”汪勇、“急救侠”张宝剑、火场救人“小哥”张裕等一大批新就业群体先进典型。
(本版内容由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