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红安县:服务新就业群体赋能社区治理

“走,去社区红心驿站歇会儿,顺便等接单。”日前,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网约配送员张博招呼同伴说。

红安县积极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一方面,分类设置4处骑手之家、司机之家、蜂鸟之家等安“新”驿站综合服务场所,让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闲能学习。另一方面,统筹小区党建阵地红心驿站与零工驿站,建成42个“红色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针对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实际问题,红安县委社会工作部推动人社、工会、共青团等相关部门资源下沉。各部门与社区共同研究,细化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政策措施,形成服务清单。新就业群体只要在居住地社区就近报到,就能享受政策咨询、维权咨询、技能培训、子女托管等服务。

“穿着工作服去社区食堂吃饭就能打八折,10元钱就能吃得又饱又好!”“给4位老人送餐,就能在社区邻里食光食堂免费吃饭,既帮了老人,又节省了开支。”在红安县城关镇北门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几名网约配送员正分享着社区便利。

与此同时,红安县通过座谈和调研走访,结合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点以及社区治理的难点,通过聘任兼职网格员、开展理论教育培训和积分制激励管理等方式,为新就业群体量身设置宣讲员、信息摸排员、隐患报送员等岗位,组织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共同为基层治理献智献力、发光发热。

“我负责五丰岗社区,日常在社区穿梭,和大家打交道多。发现了隐患、收集到了意见就及时向社区报告,也算为社区治理出份力。前两天,我报告巷子口路面破损,社区很快就派人修好了。”快递员秦卫明说。

截至目前,红安县已有415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到19个社区报到,并组建多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这一转变让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成为“治理力量”,构建起服务与治理“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格局。

(本版内容由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