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福建商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广大会员企业聚焦国家发展大局,强化党建引领,践行“四个服务”,融入经济发展,履行社会担当,政治上有方向、组织上有活力、工作上有成效,商会各项建设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先后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单位”、辽宁省5A级社会组织。
党建先行 首位首抓
作为全省范围内较早成立党委的社会组织,辽宁省福建商会党委始终注重把强化党建引领作为商会建设的核心工作和首要任务。
确立首位首抓工作思路。自觉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上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着力在提高政治站位、保证办会方向、打造闽商品牌、引领会建发展等方面,有效发挥商会党组织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以共建求发展”的“三建”工作机制。
完善首位首抓的治理结构。积极倡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组织结构模式,明确“党建把方向议大事、会建抓落实管运行”。每年年初召开党建、会建联席会议,主要工作安排、经费预算、重大活动等进行集体讨论决定,做到党组织号召、商会响应、党员示范、全员行动。
落实首位首抓教育机制。建立“三位一体”学习机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和党纪学习教育,商会班子成员潜心学习、思考研讨,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发展能力、履职尽责本领和服务社会水平。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先后开展了“走进西柏坡”、“重走抗联路”、参观遵义会议旧址等红色主题党日活动,锤炼党性修养、滋养初心使命。
凝心聚力 服务大局
辽宁省福建商会党委注重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在“四个服务”上下功夫、求作为,在服务中教育、在服务中凝聚、在服务中发展。
在主动服务大局中凝聚。商会始终倡导会员树立服务大局意识,依托“闽商大讲堂”定期开展政治理论、金融财税、法律法规等内容的专题学习,引导会员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业、心中有规,积极引领会员争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践行者、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在发挥平台功能中凝聚。商会充分整合闽商资源,积极发挥企业发展的“服务站”、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资的“桥头堡”作用。借助“民营企业直通车”、“四个撮合”(科技撮合、金融撮合、资本撮合、企业撮合)机制、“一联三帮”智慧平台(“一联”指党政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三帮”指帮助落实政策、帮助解决困难、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助力会员企业发展。主动当好辽宁招商引资的“宣传员”和“形象大使”,自发自觉宣传辽宁好理念、好环境、好政策,有效发挥商会引商、引产业的资源优势,多批次组织会员企业参与政府招商推介等商务活动,协助政府招商引资、对接项目。近年来,商会会员企业在辽宁累计投资超9800亿元,协助政府引进多家知名闽商企业。
在团结辽宁闽商中凝聚。作为30余万在辽闽商的“娘家”,商会遵循相互尊重、资源共享、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主动与地市级异地福建商会加强联络,提供服务,共建闽商平台,不断壮大商会组织,焕发发展生机,促进闽商同心聚力、携手助力振兴。
履行责任 担当作为
辽宁省福建商会注重引导会员自觉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强化担当意识,厚植家国情怀。
爱心帮扶有作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重要指示要求,2019年,商会倡议会员企业主动参与乡村振兴,联合会员企业投入2800万元,建立辽宁省福建商会彰武扶贫生产基地;与北镇市正安镇社会救助服务站结成“牵手共建”对子,捐赠12万元生活物资用于困难家庭帮扶;主动结对帮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3个村;认领帮扶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农牧区困难家庭。
热心公益显情怀。商会动员组织会员企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回报社会。2024年8月,葫芦岛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商会响应倡议、闻汛而动、迅速部署,动员组织多家会员企业发挥企业优势,利用行业资源,向受灾地区捐赠款物价值32万余元,谱写了一曲闽商情系灾区、传递真情、共渡难关的大义赞歌;开展“夏日送清凉,关爱沁警心”慰问沈阳一线公安民警活动,为守护当“夏”、护航平安的一线公安民警送去防暑物资和生活物资;每年慰问困难家庭3500余户。多年来,商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救灾救助、爱心助学、乡村振兴等社会公益活动,捐款捐物累计达1.8亿元。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实例,无不彰显着在辽闽商感恩社会、奉献爱心、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