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线上消费的普及,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长期与“餐”打交道的他们,却常常为了赶订单,对自己的吃饭问题“随便应付”。
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切实需求,多地联合社区食堂、爱心企业等,通过推出实惠套餐、延长营业时间等暖心举措,悉心守护爱“新”每一餐,确保这些“城市摆渡人”吃上热乎饭、舒心饭。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融合居委会、商家等资源,在辖区智慧社区餐厅内设立“小哥食堂”,推出针对新就业群体的“15元骑手实惠餐”,骑手可凭有效职业证明享受专属优惠。
考虑到骑手用餐时间不固定的特点,“小哥食堂”还延长了服务时间,并配备了智能加热电磁炉、专属恒温保温柜和骑手专属餐盒等,让新就业群体在错峰用餐时段也能吃上“热乎饭”“安心饭”。
今年,中央社会工作部等8部门联合出台措施,指导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措施提出,推进友好场景建设,推动优化住宅小区、商场、楼宇等配送环境,加强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的关心关爱,帮助解决进门、停车、用餐、职业发展等急难愁盼问题。
将暖“新”举措落到实处,了解诉求是第一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县总工会、县市场监管局和县餐饮协会,组织引导全县餐饮经营者积极参与暖“新”惠餐活动。
大荔县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深入美团、饿了么、中通、韵达等新业态企业,与公司负责人及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代表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歇脚难、就餐难等实际困难,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措施,确保活动精准落地。
同时,大荔县委社会工作部还严把入口关,组织餐饮协会会员代表召开专题会议,征求他们对暖“新”惠餐的意见建议,明确暖“新”惠餐示范店的评选条件和标准,鼓励引导全县经营有方、信用良好的经营者参与暖“新”惠餐示范店评选活动。
价格实惠,是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选择餐厅的重要考量。天津市河西区主动对接企业,立足服务阵地资源推出“暖新食堂”,发放暖“新”餐补贴券,通过“工会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小哥出一点”的方式,推动“暖新食堂”迅速落地生根,新就业群体手持暖“新”餐补贴券,就能享受到优惠、健康、丰富的餐品。
在感受到城市温暖的同时,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也常常利用“工作之便”,参与基层治理。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委社会工作部出台《临安区全面加强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十项举措》,全力为外卖小哥提供更多暖“新”服务。作为推行十项关爱举措落地的试点社区,锦北街道竹林社区制定措施,鼓励外卖小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取相应积分。例如,为社区老年人免费送餐、在送餐过程中向居民发放社区治理宣传单等,当积分累积到10分,就可以在“小哥食堂”免费就餐一次。
民以食为天。上述地方为小哥们提供暖“新”餐是各地的缩影。如今,在各地党委社会工作部的推动下,各地正从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聚焦吃饭难、吃饭贵等问题,提供多种形式的暖“新”餐服务,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让步履匆匆的新就业群体在点滴中感受到“归家之暖”。
(本报记者 马思津)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