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依干其镇巴格其村文化广场,村民正在公示栏前查看最新得分,庭院整洁加10分、参与村级议事加5分、参加技能培训加10分、担任交通劝导员加20分……
这是阿克苏地区通过积分制加强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为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阿克苏地区在现有积分制推广运用的基础上,印发《阿克苏地区在巩固提升积分制推广运用中加强乡村治理工作方案》,构建管用有效的积分制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积分晒比评”激发新动力
阿克苏地区聚焦基层治理突出问题,以积分兑换为突破口,创新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治理方式,健全完善积分标准和工作流程,推动指标和奖励资金向环境卫生整治、文明新风树立、矛盾纠纷调解等重点任务倾斜,梳理出11大类62项积分指标。
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玉尔其乡探索实行“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政策激励”积分奖励机制,将村民日常综合积分计入“积分银行”,可兑换金融贷款、康复理疗、就业培训、课外辅导等服务。
“谁家环境卫生好能加分,参加志愿服务能加分,就连孩子考上大学都能加分!”玉尔其乡尤库日斯村村民巴哈尔古丽·库尔班拿着刚用积分兑换的物品开心地说。
“文明存折”兑出共建热情
在各村口的“积分超市”,货架上摆满了标注相应分值的文具、粮油等日用品,村民可凭“文明存折”随时兑换。阿克苏地区坚持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与超市、餐馆、理发店、五金店、粮油店、水果店等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店铺合作,拓宽群众积分使用范围,并通过支持跨村、跨乡兑换,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选择。
“过去喊破嗓子没人动,现在抢着干还能得实惠。”沙雅县古勒巴格镇尤库日库勒达希村村党支部书记穆凯代斯·依米提感慨道,自从将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事务纳入积分内容,村民参与热情日渐高涨。
阿克苏地区还将积分情况与评选“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优秀典型相挂钩。“以前的评选活动靠动员,现在靠积分说话,看积分一目了然,群众都很认可。”拜城县康其乡赛比墩村村委会委员阿瓦古丽·阿巴斯指着《积分兑换登记台账》说,村民累计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服务1200余人次,村民参与率较去年增长近50%。
数字化跑出治理“加速度”
在外务工的柯坪县村民沙拉木·阿木提通过“民情快递”小程序为村级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累计获得80积分,可兑换外出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名额。柯坪县在“民情快递”民情直通平台嵌入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管理模块,将村民的行为、贡献细化为可量化的积分项目。
在阿克苏地区,科技支撑让基层治理跑出“加速度”。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依托村级服务平台小程序,将“村民说事”模块与积分制相结合,对好人好事、意见建议、参与村级事务等情况,统一登记评分,并将积分情况公开,随时接受监督。温宿镇稻香社区开发“新翼智社”小程序,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量化为积分,并与辖区商超、餐馆、理发店等商铺合作,通过积分联盟兑换服务,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推行数字化平台,群众可实时监督积分流程,为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帮助村(社区)干部快速发现问题、回应诉求,提高了问题办结率。
阿克苏地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村规民约+积分制’治理模式推行以来,村民议事参与率超90%,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50%,12345投诉率下降47%,基层治理的活力持续迸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本报通讯员 李超)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