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辆小推车起步,到如今拥有300余家门店与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从一只麻鸭产品,发展成五大系列超百个品种的特色美食矩阵;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成长为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胡鸭)29年风雨兼程,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成长道路。
创业初期,小胡鸭面临诸多困境。业绩攀升的同时,员工人心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公司发展。公司创始人胡秀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曾在国企从事党务工作的王悦雄告诉她:“建党组织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2009年,小胡鸭党支部正式成立,王悦雄担任企业第一任专职党组织书记。从此,党建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扛旗争先锋,激活“红色细胞”
小胡鸭党支部实施“党员骨干双培养”工程,着力打造由“鸭苗苗”引领的骨干队伍,将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并提拔党员技术骨干为中层管理人员。如今,公司管理层60%以上为党员,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中60%以上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已然成为公司发展的“主心骨”。
小胡鸭还成立了小胡鸭延安精神研究分会,创办民营企业“干部学院”,每年定期开展“鸭苗”培训班,组织先进青年员工、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延安进行实地考察研学。白天,学员们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岁月;晚上,专家授课、交流研讨,接受革命洗礼。截至2024年年底,“鸭苗”培训班已开办4期,培养“鸭苗苗”90余人。第一期“鸭苗苗”王新平深受延安精神鼓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大胆创新,带领研发团队为公司新增19项专利,其研发的“柠檬酸辣去骨凤爪”单品销售额达两亿元。在他的带动下,众多“鸭苗苗”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
树旗促成长,筑牢“红色堡垒”
小胡鸭创新建立“蓝色争先岗、橙色标兵岗、红色领跑岗”的“三色岗”模式,助力员工找准自身定位,为企业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蓝色争先岗”聚焦青年人才培养,推行“党建+青年人才”培养新模式。员工汪峰自从成功入选“蓝色争先岗”后,工作干劲更足了。针对生产环节存在作业效率偏低的问题,他牵头联合工艺工程师与一线工人,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并据此制作了自动搅拌设备,缩短生产时间近80%,提高生产线产量近65%。
“橙色标兵岗”实施“根脉强基”工程,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深度融入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职工队伍管理等各个环节。品质控制团队核心成员张鹏,在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把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提升到了全新高度,成功排查并解决产品质量隐患,并进一步优化升级生产工艺、强化质量检测流程,使产品市场竞争力再次提升。
“红色领跑岗”要求党员挂牌上岗,公司给予补贴激励党员带头创新攻坚。面对食品防腐这一行业难题,20多名“红色领跑岗”党员员工主动请缨,历经上千次实验,成功研制出天然植物源防腐剂,突破行业发展瓶颈。
亮旗谋发展,点燃“红色引擎”
2020年,小胡鸭遭遇利润直线下降的危机。关键时刻,企业亮旗帜、立标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协调能力。胡秀容推出创业时的手推车,激励员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各级党组织的牵线搭桥下,企业与武汉轻工大学开展深度合作,联合组建“湖北荆楚特色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每年研发投入超800万元。
经过不懈努力,小胡鸭不仅成功攻克了“香酥鸭肉的保脆及色度控制技术”等6大行业技术难题,还从口味、技术、包装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实现年增收近两亿元。如今,小胡鸭已开发百余种特色产品,年产值近10亿元,拥有124项自主知识产权、57项专利,健全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管理体系,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数十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产品通过知名零售商超和遍布各地的经营门店走进千家万户。谈及未来,胡秀容信心满满:“有了党的领导,我们就能把产品做成精品、把精品做成优品,未来小胡鸭定能在广阔的市场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本报通讯员 陈亮)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