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靶向施策,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活力(工作实践)

裴小杭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上来,以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攻坚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和靶向思维,主动扛牢责任、突出精准施策,切实为基层松绑赋能,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活力。

聚焦减负赋能

铸牢基层治理根基

强化制度引领。牙克石市坚持创新引领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印发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集中整治攻坚实施方案、调度方案,建立基层减负问题监测反馈机制,在各镇(街道)选取村(社区)设立基层治理观察点16个,了解群众呼声和基层诉求,解决问题550余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夯实治理基础。组织各牵头部门、单位分别制定实操方案,坚持“一事一策”、靶向整治、精准推进,确保“六清理两强化”专项行动有序开展。强化工作帮联,选派14名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与16个镇(街道)建立包联关系,对16个镇(街道)及所辖61个村(社区)集中整治攻坚工作进行全程指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聚焦明权定责

推动基层高效履职

明晰工作职责。以减负增效为目标,以整治形式主义为抓手,实施为基层减负赋能行动。制定印发《牙克石市村(社区)级组织工作事务、标牌标识、证明事项准入和动态调整制度》,明确工作事务准入原则及程序等相关内容,为基层松绑减负、赋能增效。厘清各职能部门与村(社区)的工作职责,有效解决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庞杂、权责不清的问题,进一步把牢把实村(社区)事务“入口关”。

规范村级事务。制定印发《牙克石市村(社区)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正、负面清单指导目录》,建立完善证明事项准入机制。坚决清理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无服务对象、无服务内容、超出职能范围的挂牌,清理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标牌标识,规范上墙制度并优化整合服务窗口,进一步明晰功能布局,方便群众办事。

聚焦队伍建设

焕新基层发展风貌

充实基层力量。牙克石市以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素质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目标,制定《2024年牙克石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实施方案》,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不少于18名社区工作者要求,贯彻从严把关原则,补齐配强社区工作者36名,着力构建逢进必考的人才选拔机制,以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与人才质量。在招聘的36名社区工作者中,年龄30周岁以下的占比97.2%,其中3人已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

强化激励保障。贯彻落实自治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完善《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管理办法》,按照“三岗十八级”标准划定社区工作者工资,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待遇。连续两年拿出4个事业编制面向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开招聘,实行业绩与能力同考,采取“不挪岗”方式,相关人员继续在原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工作,保证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稳定性。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