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抓三强”加强新兴领域党员队伍建设(新兴领域党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路径,深入开展“先锋龙里·新兴建功”行动,将发展党员作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源头工程”,以“抓统筹指导、抓过程管理、抓激励保障”为核心,实现新兴领域党员队伍全覆盖、全链条发展壮大,为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抓统筹指导

强责任落实

“发展党员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责任链条必须环环相扣。”龙里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屈兴华表示,为确保新兴领域党员发展工作有序推进,龙里县建立“县委组织部、基层党(工)委、‘两新’党组织”垂直管理架构,明确党组织书记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副书记、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将责任层层压实,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在优化队伍结构方面,多部门协同发力。“我们借助入企服务、企业摸底等契机,和其他部门一起对新兴领域进行动态摸排,把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才找出来。”龙里县经开区企业综合党委书记蒋光燕介绍说。龙里县通过细致的工作,精准识别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优秀青年、技术骨干、工人模范、管理人员,将他们纳入发展党员目标对象,为党员队伍发展储备了优质人才资源。

此外,龙里县充分发挥“两新”工委委员、党建指导员联系点机制作用。党建指导员李雪容深有感触:“深入企业开展全覆盖摸排,定期下沉指导,对发展较强的‘两新’组织,我们引导其争先创优;对发展较弱的组织,就帮着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补短强弱。”

抓过程管理

强规范发展

“发展党员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都关系着党员队伍的质量,必须严格把控。”龙里县谷脚镇党委书记兰予强调。在发展党员过程中,龙里县严格遵循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定期组织党员推荐、群团推优,开展群众代表满意度测评,全面审查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履职能力。通过对发展全过程的跟踪培育与审核把关,确保新发展党员在“政治、品格、能力”方面达标。截至目前,已有70名新兴领域从业人员通过严格程序加入党组织。

为保证党员发展过程规范,龙里县实施交叉审核制度。县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一人一档’原则,我们构建了‘基层党组织每月初审——党(工)委每季度交叉审——县委组织部每半年全覆盖审’的审核体系,就是要确保党员发展过程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程序规范。”目前,已完成70名新兴领域新发展党员档案的逐一“全面过筛”。

在教育培训环节,龙里县秉持“分级培训、分类培训、兜底培训”原则,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莫茹萍分享:“培训不仅优化了课程设置,还通过测试、调研等方式让我们不断提高,这种方式很有收获。”

抓激励保障

强作用发挥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确实让我们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渴望成为其中一员。”贵州恒力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骨干杜荣再感慨道。龙里县注重加强在新兴领域的宣传引导,依托园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吸引企业工作人员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自2024年以来,已有24名企业技术人才、业务骨干发展成为党员,同时,54名党员成长为业务骨干,45名业务骨干晋升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成长循环。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龙里县还组织“优秀共产党员”、“龙里工匠”、“劳动模范”等先进代表,走进园区、企业、车间、班组开展宣讲20余场次。劳动模范张发奎表示:“希望用我们的经历,激励更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伙伴学榜样、做榜样。”

龙里县还整合各级党委、行业部门和社会资源,建立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定期开展“小哥权益座谈会”等活动,切实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薪酬待遇、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快递员申贵涛开心地说:“这些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关怀,增强了归属感和责任感,工作起来更有劲儿了!”

(本报通讯员 陈莉榕)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