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部署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使命,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奋力打造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市域样板。
突出党建引领
聚力健全一体贯通体制机制
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范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制度,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市级有关部门社会工作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制定出台议事协调机制工作要点,健全镇(街)社会工作落实体系,构建条抓块统、高效协调工作格局。
压实管行业管党建责任。持续优化“两新”工委机制,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工委和各行业党委指导,健全新兴领域党建责任制,深入开展“企呼我为、锋领破难”行动,持续加强党建引领行业治理,引导各类主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突出发展护航
聚力打造新兴领域党建高地
把新兴领域党建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深化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扩面提质,研发动态监测数字化应用,不断提升覆盖质效。
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赋能。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分类制定党建工作标准化指引,推进小微园区等规范化建设。
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跃升。攻坚完成突破跃升3年行动计划,健全县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开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找建用统”行动,建立健全社区组织联合会,推进“公益日”活动扩面提质。
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聚力。全力推进“甬爱之城”建设,贯通运行“甬爱码”,融合迭代“甬爱E家”、“工会驿站”等阵地平台服务功能,重点打造社区、商圈、商家等八大友好场景。
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突破。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转型实施意见,完善脱钩后的行业组织归口管理方案,健全完善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审核和任职管理规程,构建党内、行政、行业、会员、社会等“五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
突出治理夯基
聚力提升平安善治建设水平
实施多元共治固本强基行动。深化党建引领“三治融合”,聚焦“治乱、补短、扶弱”强化协同共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开展村(居)民委员会换届有关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成员和村(居)民代表。
实施分类精治提质扩面行动。开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集成化改革,制定《宁波市现代社区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推进社区分类治理提质扩面,定期举办“村社故事 宁波声音”系列分享会。
实施甬网善治迭代创新行动。在村(社区)进一步做实微网格,分类推进专属网格规范化建设,探索推行网格事件积分管理和即时奖励、微网格激励赋能等制度,细化制定《网格事项清单》。
实施整体智治赋能提效行动。推动“141”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做强街镇综合信息指挥室指挥权、考核权、督导权,全力推进升级“村社智管家”服务功能。
突出共富助力
聚力增强凝聚服务群众实效
完善为民服务有效机制载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试点打造“家门口”信访工作体系,健全人民建议征集机制,推行“民情日记”,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完善“三不得、六协同”减负增效机制,严格落实村(社区)准入机制,持续巩固基层组织“滥挂牌”专项整治成果。
打造全龄友好社区服务标杆。推动社区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活动场地最大化,协同推进社区食堂等惠民政策落地,推动“幸福家园”建设。
全面提升宁波志愿服务温度实效。出台《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公共服务“七优享”,分领域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大力推进“暖暖的新家”等志愿服务重点项目,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甬爱同行”志愿服务城市品牌。
突出队伍支撑
聚力建强社会工作力量
持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遴选管理实施细则,每年遴选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领军人才3名、青年人才6名,全年新增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万人。
构建社区工作者队伍优育严管链条。开展“卓越社区工作者”培养行动,制订《宁波市社区工作者三年培训计划》,健全全周期培育发展体系,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专职网格员)技能比武竞赛。
加强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思想提标、练兵提能、作风提效、规范提升行动,整合建强“甬社大学堂”、“学习研究小组”等阵地平台,建立“一地培训、全市共享”培训机制,锻造一支全面过硬的铁军队伍。
(作者系中共宁波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