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坚持党建引领,精准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坚持“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协同发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暖“新”服务体系,全力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
抓阵地培训,促赋能强“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好“南宁党建”、“南宁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党员学习教育资料包,举办“关注党员成长·激发组织活力”大培训、“领航讲堂”等,组织新兴领域党员线上线下学思想、强党性。紧扣新就业群体个人成长发展需求,依托职业院校、青年夜校等载体,开设“新业学堂”,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电商直播、短视频创作、家政服务等免费技能培训30余场次。连续举办两届新职业新模式职业技能大赛,设置网约配送员、直播销售员、快递员等竞赛项目,吸引新就业群体参赛,示范带动新就业群体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抓平台服务,促关爱暖“新”。推广线上“掌上平台”,开发“邕新e家”微信小程序,集成新就业群体注册登记、诉求直达、驿站地图等6个功能,实现一键参与活动、求助及时响应等在线服务。围绕打造“15分钟服务圈”,开展为民服务阵地党建融入赋能行动,按照“六个一”标准建设“邕新驿站”,融合共建600余个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提供歇脚休息、物资补给、续航充电、学习阅读、应急急救等“一站式”便利服务,构建“就近可达、全城联享”的暖“新”服务阵地体系。创设100多个“党旗领航”系列主题活动,实施19项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实事项目;建立新业态从业劳动服务站,成功调解劳资纠纷520余件。
抓途径融入,促共治用“新”。依托“邕新e家”微信小程序,引导新就业群体扫码线上报到,充分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的优势,组建“江南红骑手”等117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伍,通过“随手拍”、“随时报”等方式上报安全隐患、卫生死角等基层治理问题1800余个。统筹行业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平台企业、网点站点力量,建立积分制等激励机制,实现新就业群体“奉献—积分—回报”良性循环。同时,引导线上报到的新就业群体到工作所在地(负责片区)或居住(常住)地就近社区线下报到,探索“定岗式”管理,结合个人实际及社区治理需求,鼓励他们主动认领“食品安全监督员”、“文明引导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岗位,在维护社会稳定、文明创建、服务群众等方面作贡献。
(作者系中共南宁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