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加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工作(工作实践)

曹静波 夏宇

安徽省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兴领域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维护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多方协同凝聚保障合力。完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机制。优化市委非公工委运行机制,调整充实成员单位,市委非公工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优势,每季度召开1次协商会,分析解决问题。按季度制发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去年以来,共计下发共性清单事项46项,市级行业党委个性清单事项190余项。搭建会商平台。定期邀请新就业群体、社区党组织、平台企业、网点站点等相关方代表,围绕平台算法合理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问题开展交流座谈。压实部门责任。坚持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提质升效,指导行业管理部门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及服务管理。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纳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工作,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宣讲活动140余场次,增强用人单位和新就业群体的参保意识。

政策筑基,健全权益保障制度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宿州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宿州市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等4个制度性文件,把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有效落实到新就业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参加社会保险,鼓励企业为劳动者购买商业保险,提高劳动者的保障水平。探索建立适合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在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和结算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探索制定管理措施。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召开协调会,围绕扩大工伤保险覆盖、开展平台规则专项整治、网约车抽成“阳光行动”等,探索制定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具体措施,明确服务管理责任。

多元友好,关爱阵地织密服务网络。构建暖“新”阵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邮政服务站点、工会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阵地,在全市打造300余个“暖蜂归宿·党群驿站”,站内配备微波炉、饮水机、充电设备、休息桌椅等设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营造暖“新”氛围。制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商圈、社区、楼宇等建设“友好场景”160余个。举办暖“新”爱心暑假托班30余期,覆盖新就业群体家庭169个,1000余名儿童。助力职业发展。开展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通过示范带动职工岗位练兵,培养行业技术能手。在平台管理方面,定期对配送合作商进行突发事件动态评估,引导美团、饿了么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在提升骑手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助力平台与骑手形成良好关系。

凝“新”聚力,汇聚基层治理力量。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作用,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到社区报到,吸纳400余名优秀青年担任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协助做好风险隐患预警等工作。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开设“宿说民意”专栏,面向新就业群体开展建议征集活动。通过走访慰问、走访问需,及时掌握新就业群体思想动态,化解潜在风险隐患。开展“快递从业青年服务月”、“行业平安员”、爱心送餐、爱心送考等志愿活动,凝聚为民服务“新”力量,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作者单位为安徽省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