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党建”聚民意 践行初心促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福建省福州市委组织部深入推进新时代“堡垒工程”,坚持“村空心暖”的理念,在农村广泛开展“暖心党建”工作,聚焦破解空心村治理服务难题,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不断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筑牢组织堡垒,建强治理“主心骨”

福州市以“建强堡垒”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组织、人才、党员齐发力,推动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轴心”。

跨村联建强组织。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思路,将全市403个空心村全部纳入“中心村党委”覆盖范围,建立“区域大事共商、各村难事共议”制度,推动资源联用、民生联办、治理联抓。

外引内培建队伍。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指导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61名、发展党员144名,培育后备力量1188人,为空心村党组织注入源头活水。选派145名党员干部驻村,积极引导在外企业家、新乡贤引资引智、共建家乡,筹集资金1028万元。

党员带动育骨干。广泛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设岗定责活动,动员2753名乡村党员组建“党员帮帮团”、“巡回服务团”等志愿队伍,带头参与理论宣传、矛盾调处、文明实践等活动,示范带动留守村民参与治理,已培育乡村服务能手81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269名。

回应民生关切,当好群众“贴心人”

福州市各乡镇、村由农村基层党组织牵头,积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将便民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常态访民问暖。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组建596支网格志愿服务队,建立党员包组包户、联系群众制度,通过网格排查、入户走访,收集群众需求3199项。

快速代办帮办。推广村级事务服务清单制度,通过发放便民服务卡等方式,积极推行“你呼我应”上门服务模式,让行动不便的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享受便捷服务,累计解决群众身边事2009件。

深化多方共治,注入服务“强心剂”

福州市发挥县、乡、镇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构建职能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增强协同发展动力。积极推动机关结对、村企共建、校地共建,帮助空心村拓宽资源发包、资产参股、农旅研学等发展路径,已谋划实施产业项目286个,每村村集体经济年平均增收近5万元,为提升公共服务打好经济基础。

汇聚部门服务合力。探索推行“乡村吹哨、部门报到”,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实施“千名医师下基层”、居民养老上门服务、快递进村等项目,推动教育、法律、健康、文化等服务下基层,多层级开展组团式服务915场次。

激发多方参与活力。采取公益服务、购买岗位、项目委托等方式,吸引67家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义剪、家电维修等基础服务,组织在家村民开展“爱心邻里互助”“田间讲座”等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福建省福州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