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建做实就是生产力,做细就是凝聚力,做强就是竞争力。党建不仅凝聚起产业发展的红色动能,更通过搭建平台,推动链上企业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展转变,促进要素共享、优势互补、结对联建。本期我们邀请地方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领域专家,就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发展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进行探讨。
主持人: 范晓翌 中国社会工作报记者
嘉 宾: 王松磊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韩以广 山东省邹城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李鸿桀 四川省遂宁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郭国安 陕西省安康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贾明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会工作部部长
思想铸魂,点燃党建引领“红色引擎”
主持人: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党组织,一头连着产业链。党建聚链成势,产业攀高向新。如何理解产业链党建对提升整体效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
王松磊:产业链党建是指以产业链为纽带,将分布在产业链上下游、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各类企业的党组织进行系统化联建共建。它强调发挥党组织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将“点上发力”转变为“链上增效”,使企业党组织由“各自为战”向“协同联动”转变。其核心目的在于把党建工作延伸拓展到经济活动全过程和产业链的每一环节,形成“党建聚链、链聚产业、产业强链”的良性循环。
产业链党建通过组织体系创新,为促进产业链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红色动能”。党组织可以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协同攻关核心技术,形成“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创新突破—成果转化”闭环,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耦合发展。在全球化及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产业链党建能够提升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柔性适应能力,在外部环境变化中保持稳定性和竞争力,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坚实组织基础。产业链党建还有助于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推动地方产业提质升级,实现从“资源导向”到“创新导向”、从“分散竞争”到“合作共赢”的飞跃。党组织对链上企业的引领,为企业发展把准“航向”,将“国之大者”转化为“企之要务”,既释放了技术潜能,又守住了发展底线,确保企业经营方向始终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郭国安:安康市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理念,通过完善运行机制、组建产业链党组织,强化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推动政企党建联建,先后成立13个产业链党委、32个党支部及88个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在企业合作方面,搭建“产业链党组织+链上企业党组织+涉企行业领域党组织”架构,建立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聚焦链上企业产销对接、项目合作、信息互通等定期协商,想方设法为企业搭建内部聚合、向外拓展的平台。在行业发展上,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领航作用,引导其围绕提升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价格秩序、打造公用品牌等集中发力。例如,在行业发展上,安康市茶业协会、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协会授权400余家企业使用富硒公共品牌,紫阳县修脚协会、平利县电子商务协会以建立标准、开展培训带动产业发展。在人力资源对接上,相关部门指导各产业链党组织建立人才需求台账,组织链上企业参加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补齐人力资源短板。在涉企服务上,建立涉企部门、产业链、涉企驻地党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支持产业链党组织牵头开展政企、银企、税企交流活动,精准对接服务需求、破解服务堵点。
组织强链,凝聚链上企业攻坚合力
主持人:针对企业聚集不聚合、产业共存不共联、资源分散不分享等问题,应如何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强链,让大家变“各想各事”为同频共振?
李鸿桀:近年来,遂宁市聚力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抓紧抓实补链强链延链稳链各项举措,有效织密组织体系、链接各方资源、服务企业需求,深入推进党建赋能产业链发展。
在织密组织体系方面,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创新构建“党建链+产业融通链”双链融合模式,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通、资源相融”原则,建立“地方党委+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产业链党委+企业党组织”四级组织体系,让党建工作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依托产业链党委,通过政治引领、导师带教、项目实践等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复合型专业型党员骨干,把优秀党员人才凝聚到产业链上,在链上企业设立党员责任区,在技术攻关、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切实解决产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在完善组织保障服务机制方面,建立产业链党建经费专项拨付制度,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党建阵地、开展组织活动等。此外,同步实施“黄橙红”预警机制,通过季度测评、动态跟踪,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防瘫防软治理,确保党组织有效覆盖、规范运行。
韩以广:邹城市紧盯全市“1+5”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党建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新路径,推动链上企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邹城市坚持组织强链,提升产业发展引领力。先后成立机器人、高端化工、新型建材制造等3个产业链党委,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实现60余家链上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形成市委“两新”工委统筹指导、园区“两新”组织综合党委直接管理、产业链党委具体负责、链上企业党组织落地执行的运转模式,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制度固链,增强产业发展驱动力。相关部门制定产业链党委工作规则,明确组织设置、职责任务、运行保障等7项内容,推动党委规范运转。建立健全产业链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举办“企业家沙龙”、“周末下午茶”等活动,常态化梳理企业需求和政策资源,及时通报产业动向信息,协商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要素保障、技术创新等重点难点问题。坚持资源融链,促进产业发展凝聚力。推行资源需求清单化管理,建立企业需求、产业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推动链上企业信息共享、事务共商、标准共定、发展共促。创新探索“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搭建产业链党委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平台,在恒信集团、奔腾漆业等4家骨干企业设立人才共建基地,引入高校优秀毕业生110余人,培养核心生产技术骨干和后备人才65人,先后为链上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
服务延链,破解链上企业发展难题
主持人:开展产业链党建工作就是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谋划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紧扣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采取的每一项举措都要务实管用。请问如何聚焦企业需求,做好服务保障?
郭国安:安康市切实把产业链党建与行业发展、企业成长紧密结合,推动管理部门与链上企业、链上企业之间围绕集聚产业要素、落实惠企政策、合作投资项目等对接供需、破解难题,持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以党建共建带动议事共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
为推进议事共商,推行涉企部门党员领导干部担任产业链党委书记、链上企业党员管理人员担任党委委员制度,每名委员对接3~5家企业。建立“链上企业点单、产业链党委派单、管理部门接单”帮办机制,健全链上企业党组织书记、出资人代表、涉企部门“红色议事团”制度,每年年初组织管理部门与企业协商惠企实事及合作项目供需清单。例如,紫阳县在2024年通过“红色议事团”办结33件惠企“实事”。为推进资源共享,发挥产业链党组织纽带作用,整合共享链上企业党员活动阵地、检测设备、物流仓储场所等资源,开发融资产品,举办招商营销活动。2024年,136家“五上”企业通过党组织开展政企、税企、银企交流活动。平利县、安康高新区建立产业链共享服务活动中心,为链上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实现人才共育,相关部门及单位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全市围绕8条重点产业链分别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各县(市、区)成立人才服务工作专班,各产业链党组织创新推行“高精尖缺”人才同引机制。例如,汉阴县新材料产业链党委协调链上企业共同引进7名高技术人才,有效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韩以广:邹城市全力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党建惠企有效路径,将网格化管理理念与产业链党建有机结合,创新“工业社区”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心同向。
聚焦标准化,提升阵地服务功能。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高标准打造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党建群团、项目审批、科技人才、综合治理、政策咨询等5个服务窗口,集约打造党员实训室、劳资调解站、志愿服务站、企业会客厅等10处功能室,累计为链上企业和党员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230余次。聚焦专业化,建设助企服务队伍。实施“红链赋能”行动,选派60余名机关党员担任企业“红帆”党建指导员,推动链上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建立“党建指导员+企业代办员+在建项目包保员”三员合一机制,制定首问负责、即时办理、全程帮办等服务制度,常态化开展送政策利企、送服务暖企、送人才强企、送科技助企“四送”服务,累计完成惠企事项申请代办等服务236项。聚焦信息化,打造高效服务平台。开发“邹全办”工业社区智慧党建平台,设置理论学习、惠企政策、活动展示、信息互通等多个功能模块,构建助企利企智慧空间。上线“e企通”小程序,推行企业点单、平台汇总、部门服务的闭环管理服务机制,实现党建信息“一屏统览”、园区服务“一网统管”、企业诉求“一键统办”,累计解决企业线上诉求150余个,助力链上企业高质量发展。
贾明辉:伽师县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地区“十大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探索成立新梅产业链党委,通过因需施策,推动链上服务精准有效。
相关部门紧扣需求“把脉问诊”,通过压紧压实产业链党委主体责任,常态化召开产业链党委座谈会,组织开展链上“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全面征集企业在融资、用工、土地等方面问题,形成需求、资源要素、服务项目清单,推动政策供给和资源整合。推行“企业吹哨、链条响应、部门报到”服务模式,以专业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择优选择县直部门、属地乡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担任红“链”服务专员,实时开展下沉帮扶和联络服务。服务专员在收到企业诉求时,第一时间联系相关职能部门采取赴现场面谈商议、专题会商、组织专家或专业机构答疑等方式办理,结果反馈至新梅产业链党委。将企业“呼声”变成部门快速报到的“哨声”,打破部门“围城”,开辟纾难解困绿色通道。按照“一链一阵地”原则,打造新梅产业链党建特色服务阵地矩阵,拓宽阵地“互融共进”。高标准建设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由1名龙头链主、N个链上企业组成轮值服务团队,提供全链式创业指导、贴心式企业支持、开放式互动交流等服务,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
聚链成势,推动链上企业协同发展
主持人:建立产业链党建工作矩阵后,如何发挥组织优势,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贾明辉:伽师县坚持链式思维,搭建共赢共享平台,通过加强协同发展,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人才有机联动,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针对链上企业多且分散,不容易产生合力的现状,积极构建党建联盟平台,因地制宜探索“党组织+总部+基地”、“党组织+研发+生产”、“党组织+服务+共享”等共建模式,推进“园中园”、新型产业平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凝聚发展合力。在规范行业秩序方面,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链上企业、金融机构、建制村、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等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举办“书记论坛”、“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行业交流沙龙”、现场观摩等活动,推动优质党建资源向未成立党组织或党建工作薄弱的企业辐射,在提升链上企业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基础上,促进链上企业分享发展经验,共谋发展思路,形成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企业无序竞争。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强化资金保障。定期举办政银企交流活动,推出新梅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有效打通新梅种植及新梅加工的融资渠道,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同时,督促链上企业严格落实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管理费用列支政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李鸿桀:遂宁市通过三方面深入推进党建赋能产业链发展。建立“遂新向党”党建轮值制度,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围绕“5+1+N”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实施聚“新”强链行动。锚定锂电、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链,发挥链主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56个链上轮值小组,完善共商共建机制,开展“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党员队伍联建、中心工作联动”等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进。实施“五进”企业活动(红色教育进企业、政策宣讲进企业、技能大赛进企业、人才支持进企业、金融纾困进企业),建立产业链党委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劳资合同、贸易纠纷180余件,提供转型升级等服务500余次,制定行业标准、产业规划60余个,通报前沿信息分析12场次,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质量。推行“书记项目”助企纾困。建立纵向服务机制,打通产业园区党工委到片区联络员再到企业党组织的党建脉络,实现“管理体制”向“服务体制”转变。产业链党委书记深入链上企业走访调研,“一企一策”建立差异化需求清单,实现党建惠企项目化。例如,遂宁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和产品就地就近协同配套,开展精准对接、产业链协作配套、跨产业链协同促进等活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