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社会工作部多措并举抓好理论学习“规定动作”,坚持把改进调查研究作为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牢牢把握全省社会工作的定位和方向,聚焦难点堵点痛点热点切点,精准施策,以学促干。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青海省委社会工作部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聚焦主题主线,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学在“深”处,铸牢思想根基
坚持把学习研讨作为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的主线,多措并举抓好理论学习“规定动作”。
“关键少数”引领学。部务会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建立“第一会议议题+第一学习材料”制度,通过班子成员通读、板块精读、集中研读“三联动”方式,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懂弄通、熟练掌握,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绝大多数”常态学。结合实际制定学习教育月重点工作安排,明确学习重点、时间节点和相关要求,通过班子领学、支部促学、个人自学、专家辅学“四学”联动,实现理论学习立体化、多样化。各党支部明确学习教育“任务图”和“时间表”,发挥书记领学促学“头雁效应”,采取“常态学习+集中研讨”、“先进典型+警示教育”、“个人自学+专题党课”的形式,营造比学赶超、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丰富形式全面学。坚持把开展学习教育与各处(室)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部机关“处室长讲业务”活动,采取政策辅导、交流体会、分享经验等方式,推动改进作风;开设“党纪小课堂”,每周定期推送党纪党规知识,帮助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把握,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畅通线上学习渠道,督促部机关全体党员通过共产党员网、中国干部网络学院、青海党建等平台,及时跟进学习新发布的解读文章,确保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谋在“新”处,抓细调查研究
坚持把改进调查研究作为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和关键点,紧紧围绕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以“穿透式”调研“小切口”,做实推动发展“大文章”。
选题求“准”。聚焦当前矛盾较为突出、现实需要紧迫、群众反映强烈的工作领域,采取逐一发函、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等方式,结合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自下而上征求各处室调研选题,自上而下提出调研需求和调研提纲,“两上两下”确定《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等7大调研课题。
安排求“细”。部务会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加强调研的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时间,提前对调研任务进行分类合并,减少调研频率,避免在同一时间扎堆调研。按照“明确目标、注重实际、整体规划、灵活调整”的原则,制定“穿透式”调研方案,对调研总体要求、工作内容、方法步骤等5个方面提出了13项具体要求,明确7个调研重点方向,研究确定调研路线和调研点。
作风求“实”。各调研组利用零散时间,带着问题“说走就走”,不搞层层陪同,牢牢掌握调研主动权,坚持不看展板、不听汇报、不走线路,直插一线,直奔现场,以一对一访谈为主,结合随机提问、现场察看等方式,对问题一一印证,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真正把实际情况摸实,把存在的问题摸准,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摸透。部务会学习教育工作专班通过发函与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调研过程的动态监督,对调研出现偏差的立即叫停,有效避免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发生。
干在“实”处,践行使命担当
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深化“四个领悟”,牢牢把握全省社会工作的定位和方向,聚焦难点堵点痛点热点切点,精准施策,以学促干。
破解“难点”。针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谁负责、党组织怎么建、党员如何教育管理等“老大难”问题,制定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全力开展“两个覆盖”攻坚、提质增效、机制保障等“七项行动”,全力补齐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短板”,促进新兴领域组织健康发展和党建工作水平提升。
打通“堵点”。针对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全面梳理226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主要业务对应关系,联合印发《关于明确第一批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业务主管单位(主要行业管理部门)的通知》,明确首批195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对应业务主管单位,推动构建“脱钩不脱管”、“直登不失管”的长效监管机制。
消除“痛点”。针对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不足、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建立健全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下的联络员会议制度、工作调度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凝聚各方工作合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直面“热点”。针对新兴领域特别是新就业群体维权难、投诉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联合市场监管、民政、司法等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建立新兴领域诉求收集办理机制的通知》,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协调解决新兴领域生产经营和职工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
找准“切点”。针对全省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项目储备不足等问题,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新路径,以举办首届“全省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突破口,聚焦应急救援、“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体等领域,全力培育打造“爱有所暑”、“用爱暖巢”、“桑珠邻里圈”等品牌,为高质量推进“志愿青海”建设注入新动能、形成新势能。
(作者单位为青海省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