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切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本期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贵州省六盘水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为各地持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事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巩固党的长期执政根基,对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要求,紧扣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这一关键环节,以党建为引领,念好“精”字诀,大力推行“选育管用”全链条模式,着力破解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夯实人才基础,助力阿拉善盟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拓宽渠道精细“选”
阿拉善盟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每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不少于18人”目标要求,坚持“凡进必审、凡审必严”原则,结合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面向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位报名资格初审工作,开展3轮交叉审核。
依托“盟—旗(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完成全盟3旗2区、6个街道的招聘数据归集,建立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监测模型。确保把优秀人才选好选准,不断充实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截至目前,全盟社区工作者共518人,年龄45岁以下者占62.5%,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80.3%,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年轻化水平明显提升。
多措并举精心“育”
阿拉善盟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理论筑基+实操强技”立体化培训体系,注重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采用“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常规性技能培训+人才工作室专业培训”的“三训”模式。邀请盟内外专家通过“线下辅导培训+线上网络直播”方式进行授课,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管理能力。
鼓励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和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积极鼓励相关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和评审,全盟报考人数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持有初级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资格证的人数从2023年的139人,增加至191人,持证人数增幅37.4%,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奖优罚劣精准“管”
阿拉善盟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约束与激励并重,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数据赋能”为核心,通过新技术勾勒社区工作者履职轨迹,实现从经验式管理向智能型治理的跨越式升级。
明确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落实阿拉善盟《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持续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考核内容以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居民群众满意度为重点,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调整岗位等级、续聘解聘、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考准考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情况,对优秀社区工作者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激励担当作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区工作者有机会、有舞台。截至目前,已有7名优秀社区工作者实现岗位等级晋升,76人通过选举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通过精准管理,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压实责任精确“用”
阿拉善盟坚持和加强党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领导,立足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深化“综合受理、集成办理”运行机制,引导社区工作者多维度参与基层治理,从“执行者”向“谋划者”转变,搭建“阿拉善社会工作讲堂”“我为社区治理出主意”等多个社区工作者“汇智平台”,组织吸收优秀社区工作者攻坚基层治理突出问题,群策群力“开方抓药”。
积极组织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到“社区书记话基层治理”讲堂交流经验,用好基层力量,传播基层经验,推动全盟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精力为居民群众服务。通过压实责任、精确使用,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阿拉善盟通过全链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保障,为推动阿拉善盟高质量发展、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