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邻”工作法打造社区幸福圈

张颖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文恒社区有居民3774户、1万余人,企业406家,商户262家。近年来,通过创新“五邻”工作法,引导居民自治,构建共治格局,实现“善治”愿景。

党建引领“邻”聚力

抓好“关键”,激活党组织主体作用。文恒社区立足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持续开展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培养工程和社区工作者“三力”(眼力、脚力、毅力)培养工程。社区党委每月固定学习日、主题党日,结合社区中心工作,精准化、系统化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增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力。

深化管理,构建“大党委”统筹格局。文恒社区建立社区“大党委”,吸纳辖区2家机关事业单位、11支新兴领域党组织等为“大党委”成员单位,依托党建联席会,梳理好“三张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项目化管理模式,不断激活辖区资源,强化社区共同体意识,构筑共建模式。

构建体系,延伸党建工作“触角”。文恒社区将党组织“触角”下沉到网格、楼院、单元、户、人,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织密社区党组织覆盖网。同时,将160名省、市直机关在职党员纳入各楼院临时党支部,做到党员服务走心,党员与群众贴心。

网格治理“邻”距离

文恒社区按照自然楼院及地域相近原则,划分8个基础网格开展治理和服务工作。

“居统格办”,建立网格管家“能量站”。利用楼院传达室、物业服务站、闲置车棚等,选取4处阵地,建立网格管家“能量站”,实行楼院事“现场看、现场办、现场验”,推动落实楼栋微更新、楼院微治理、网格微服务,实现“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格”。

“一格一色”,打造网格特色治理模式。立足各网格居民诉求多样化、楼院资源差异化,把网格自治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开展多种活动,提供各类服务。

“网格联盟”,推动形成合力效应。在“一格一色”的基础上,探索“网格联盟”,完成“睦邻墙”修建、停车位共用、换热站共享、物业管理“大托小”等多件民生实事,形成资源共享、事务联办、共促共进的格局。

志愿服务“邻”动力

文恒社区党组织以“左邻右帮”为志愿服务品牌,成立志愿服务队伍,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探索“社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建立行业志愿服务联盟,开展“组团式、专业化”服务。针对居民、物业服务企业、辖区单位等不同主体,形成互助类、文体类、宣传类、治安类和专业类五大类志愿联盟,并根据居民需求开展专业化服务。

探索“社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助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发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在各类为民服务事项中,为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引领方向、帮扶赋能。定期组织“双报到”党员开展为特殊群体上门理发、陪聊、“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从而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助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落地生根。

协商民主“邻”对话

为推动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文恒社区积极搭建邻里议事制度体系,积极推进“楼院事楼院议”,实现“党员敢管事、居民会议事、楼院能定事”的良性循环。

推行“1355”议事协商机制。“1”是党建引领,全面落实“社区党委联系党支部、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机制;“3”是三事分流,将居民诉求和矛盾问题按照“大事、小事、私事”进行分类处理,引导自治;第一个“5”是“五事协商”,通过听邻里说事、请邻里议事、帮邻里办事、助邻里评事、向邻里晒事,为居民广泛参与小区治理搭建有效平台;第二个“5”是“五方会谈”,将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在职党员、专业力量纳入“商量圈”,营造全社区左右联结、互帮互助、优势互补的议事协商氛围。

探索“1326”红领物业议事机制。“1”是党建引领,探索各楼院成立1个“小区治理临时党支部”统领楼院治理,领导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标准化运转;“3”是三方主体,理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3个主体间的核心领导、专业指导、法定监督管理关系;“2”是每月召开两次座谈会,由社区党委牵头,固定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周一下午召开,为不同楼院各类治理主体间相互交流治理经验、共同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搭建平台;“6”是每6个月一次“多向”述职,物业服务企业向业委会、社区各级党组织述职,业委会向居民代表、社区各级党组织述职,网格员和网格长向社区党委述职,统筹推进解决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品质服务“邻”温度

“全时服务”。社区内安装24小时不打烊政务自助服务机;8个网格工作手机“白+黑”不关机,“5+2”周末不断档;楼院微信群全覆盖,及时满足居民需求,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

“全科服务”。推行首问责任制,“一窗式”受理、AB角管理,让“全科服务”落地见效。通过明白纸发放到位、民情日志记录到位、电话联络沟通到位“三到位”服务,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腿,实现服务更精准、办事更便利。

“全域服务”。依托老旧小区改造,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家门口”的食堂2个、“家门口”的便利店2个、“家门口”的活动室3个、露天老年大学1所、露天健身广场1个,为居民提供生活、休闲、学习等便民服务。

“全龄服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7间功能室,针对辖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全龄”社区服务,开设儿童“彩虹课堂”、“奔跑·新青年”午间课堂、“友邻友爱”老年课堂等每周19节特色课程。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文恒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