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浒溪社区,一场历时十个月的排污管道治理攻坚战,不仅解决了“污水漫溢”难题,更以“红色引领、多方参与”的实践创新,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样本。
“民生痛点”催生治理变革
2024年,圣泉街道浒溪苑A区突然塌陷的排污管道,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基层治理的层层涟漪。然而,维修工程面临“三重困境”:权责界定难,管道涉及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供水企业等多方;共识凝聚难,居民对动用维修基金、追责施工方、优化方案等问题存在分歧;资源整合难,工程需协调住建、市政、街道等多个单位。
“这不是简单的工程问题,而是基层治理能力的综合考验。”社区党支部书记坦言。
浒溪社区党支部依托“浒溪议事厅”平台精准梳理矛盾焦点,15%居民担忧技术方案,25%要求追责溯源,60%反对资金使用。面对困局,浒溪社区党支部开启了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改革。
“三维机制”激活共治动能
浒溪社区党支部创新构建“组织联动、协商联办、监督联合”三维治理体系,推动“九龙治水”向全民参与的“共治共享”转变。
组织联动“破壁垒”,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牵头,整合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创新实施问题清单明方向、责任清单划重点、进度清单抓实效“三单管理”机制,将住建、市政、供水等单位纳入治理共同体,确保每一项改造任务都能够精准对接、高效推进。
协商联办“聚共识”,街道和社区推行“线上+线下”双轨协商模式,线下召开院坝会9场,邀请技术专家、法律顾问、施工方组成“三方对话团”,现场解答疑虑;线上搭建“云议事”平台,实现1049户居民全时域参与。
监督联合“保透明”,组建由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组成的“5人监督小组”,建立“每日巡场记录、每周进度通报、每月效果评议”制度;设立“阳光公示墙”,赢得居民信任。
“红色引擎”凝聚攻坚合力
浒溪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定海神针”。
社区党支部多次同自来水公司、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协调,最终促成施工方案落地;当施工遇阻时,“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施工现场调解,真正做到“关键时刻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
在群众动员过程中分类施策,针对质疑责任认定的居民,组织恳谈会为其解惑答疑;针对质疑维修方案的居民,邀请其参与方案优化;对于等候观望的居民,播放排污管道勘察视频打消其疑虑。通过靶向沟通,居民支持率从28%跃升至83%。同时,整合专业力量构建治理共同体,邀请市政专家提供技术指导,“银发巡逻队”监督文明施工,律师事务所开展公益法律援助,“群众智慧+专业力量”让治理效能倍增。
党建引领下的共治实践,让冰冷的地下管网重焕生机,更让基层治理的民心之路愈发通畅。
(重庆市江津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