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多地创新方式方法,引导网约车司机在经过系统化培训后,化身“文旅宣传员”,让每一段行程都成为展现城市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的“移动文化课堂”。
山塘街、留园、平江路、东方之门……打开江苏省苏州市党员网约车司机郭景朝的平板电脑,苏州知名景点、苏州轨道交通线路图、苏州知名小吃等信息分类罗列。郭景朝开网约车近4年,最常被乘客问到的问题就是苏州哪里好玩、美食有哪些。每当那时,他就会让乘客在平板上查看资料,让乘客在游玩前有初步的了解。
让行走在路上的网约车司机成为古城的“文化代言人”。
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街道在着力建设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的同时,对辖区驿站周边文化点位进行排摸,并尝试开展苏州文化专题讲座,以“文化+”促进网约车司机群体提升服务水平。
一支由30名网约车司机组成的文旅“星”司机队伍在山西省大同市上岗。在大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联合主办的“融新相伴 暖新护航”关怀行动中,“星”司机们获赠了包含旅游地图、充电线、医疗包等实用装备的服务礼包,以及太阳镜、车内靠枕等贴心物品,助力司机为游客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
让每一辆网约车都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
河南省安阳市网约车党员先锋车队组建“五一”文旅服务车队,围绕甲骨文文化、殷商文化、周易文化、红旗渠精神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安阳、推介安阳。这支车队车头统一粘贴红色“党员先锋车队”标志,驾驶台统一摆放“党员先锋岗”铭牌,座椅背后统一悬挂安阳著名景点与地方美食海报,并配备旅游手册、美食交通地图、急救包等,为乘客提供周到服务。
网约车司机们经过相关部门组织的系统培训,熟悉城市历史,为游客讲述城市故事,让路途中的聊天成为打开城市文化的一把“钥匙”。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开展网约车司机文旅交通服务质量提升培训会,设置“安全与文旅并重的双轨必修体系”,公安局交警大队用真实事故视频打造“沉浸式警示教育”,运输发展中心编制《网约车文明礼仪倡议书》,文体旅游局将县域内特色景点、小吃推介纳入培训,让受培训人从“司机”转变为“向导”,将网约车行业打造成城市文明“移动名片”。
“以前遇到游客,都不知道怎么介绍我们连城特色。今天学了文明礼仪和旅游知识,肯定能让游客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好客。”参加完此次培训后,网约车司机罗清拿着《网约车司机文旅服务质量提升培训手册》兴奋地说。
车轮滚滚,运载着的不仅是乘客,更是一座城市的善意与情怀。把“方向盘”变成“金话筒”,当网约车司机换上“文旅志愿者”的新身份,他们正以热情专业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成为宣传城市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本报记者 马思津)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