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嫂”撑起基层治理“半边天”(新闻特写)

每月赶场日,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永新社区街巷里的“红马甲”都格外亮眼,她们手持小喇叭、身揣宣传单,为居民群众宣传国家安全知识和网络反诈信息,她们是永新镇的“平安嫂”。

走过永新转盘,“平安嫂”张维芬给热衷网购的李大姐送上一条印有宣传标语的围裙,提醒她“不乱点手机里的陌生链接,警惕刷单、退货群聊等新型网络诈骗形式”。刘大爷平时喜欢听时政热点,喝坝坝茶时也爱多评论几句,张维芬见宣传折页上的文字太小,便和刘大爷聊起了折页上的安全保护案例,刘大爷听得津津有味,下午和老伙计们聊天又有了新话题。

“老李一家太难了!他一级残疾瘫痪在床,老父亲生病,女儿也是二级残疾,家里乱得不成样子,我们力所能及给他们帮帮忙。”“平安嫂”周义凤朴实地说。每周上门不少于2次,收拾屋子、代领快递、心理疏导,周义凤的每一次到来都让老李一家平添温暖。

永新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华说:“‘平安嫂’是‘宣传员’,她们协助社区开展反诈、反家暴等宣传,发放资料2000余份,提升了居民对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她们也是‘服务员’,在巡逻时,排查安全隐患,为困难群众跑腿帮办,居民们都把她们当成贴心人。”

早在2010年时,永新镇结合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妇女较多的情况,组建起全市第一支“平安嫂”队伍。2012年,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永新社区成立“平安嫂巡逻队党支部”。党支部的成立,让嫂子们又有了新身份,她们开始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对人员补充、志愿活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进行调度安排,还创新建立了辖区风险“四色预警”动态管理机制,红色隐患即时清、橙色矛盾当天解、黄色风险周排查、绿色区域月巩固,确保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安全可控,“平安嫂”队伍也被重庆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

在群众心中,嫂子们还是“调解员”,她们以柔克刚,巧妙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上个月,社区要装“雪亮工程”摄像头时,沿街商铺的经营户嫌设备碍事,就与施工队吵起来。“张大哥,听妹子给你讲,我们这个摄像头安装好了后,门口有啥子纠纷,可以调监控,维护你的权益,而且也可以减少小偷小摸的行为……”经过“平安嫂”刘小琴苦口婆心地劝说,经营户对此表示理解,工程得以顺利施工。仅2025年一季度,“平安嫂”成功调解纠纷53起,调解成功率超95%,让社区更加和谐,邻里关系更加融洽,也为基层干部减轻了负担。

自“平安嫂”队伍组建以来,已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如今覆盖全镇33个村(社区)的500余人,永新镇负责人表示:“家庭生活中,‘平安嫂’是女儿、是媳妇、是妈妈、是儿媳,承担多重角色,在基层治理中她们是宣传员、调解员、救生员,是不可或缺的‘多面手’。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奖励机制、优化服务清单等举措,持续提升‘平安嫂’队伍的专业能力,让群众生活在‘她’力量的参与下更加美好。”

(本报通讯员 唐孟琪)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