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进门难问题恳谈会在湖北省黄石市举办。会议现场,行业管理部门、平台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党员代表争相发言,敞开心扉说心里话,推动“一区一策”问题解决。
随着城市的发展,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地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实施“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双向服务新模式,通过搭建“小哥议事会”平台,倾听小哥心声,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每天赶单子连口水都喝不上”、“路线不熟绕远路耽误时间”……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金牛社区召开的“小哥恳谈会”上,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说出了心里话,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们面临的现实困境。海宁市依托党群服务阵地、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常态化举办“小哥恳谈会”,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搭建畅所欲言的平台。为更好更高效地解决各类问题,海宁市聚合党建联建力量,推动涵盖小哥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全面运行。目前,已有68家党建联建单位加入,举办夏日送清凉、子女托育、医疗互助保障等各类暖“新”助“新”活动50余场,服务超6500人次。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多地基层党组织创新服务模式,打出服务“组合拳”。一方面,开通暖“新”服务二维码,搭建“线上+线下”议事平台,确保每个诉求都能被及时听见;另一方面,针对高频诉求,建立动态“需求清单”,联合物业服务企业成立服务小组,形成“接诉即应、多方协商、限时反馈”的工作机制,确保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如何让关爱和参与双向奔赴,“小哥议事会”交出了一份暖心答卷。
“小哥议事会”不仅为骑手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诉求、建言献策的平台,更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骑手们运用人熟地熟、活动范围广的“铁脚板”优势,发挥“移动探头”作用,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为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师傅,我一会儿送快递,顺便把您需要的东西送到店里”、“我现在没单,可以帮您把水背上去”、“大娘,我帮您把放在过道的垃圾带下去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温馨的场景,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主动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积极与平台企业、配送站点进行沟通交流,在不影响外卖配送员正常送餐的前提下,灵活组织外卖配送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外卖配送员业务范围和专业特长,为老人、孕妇及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义务送货、免费送餐、爱心接送、代办业务等服务。我们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方式。”天山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马思津)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