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行” “会”聚力量(行业协会商会在行动)

“在青松翠柏之间,安葬着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我军2865名烈士的忠骨,其中墓碑上刻着名字的仅有103座,其余均是无名烈士墓……”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孟良崮党性教育基地,讲解员正满含深情地讲解着烈士事迹,参加现场教育的党员深受感动。近日,蒙阴县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全县行业协会商会党员代表开展“追寻红色印记 担当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引导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行业协会商会作为联系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纽带,具有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独特优势,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去年以来,蒙阴县积极构建“党建聚力、协会联动、行业共进”的“聚心领行”党建工作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形成“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生动局面。

蒙阴县是全国知名的蜜桃生产基地,种植面积71万亩,年产量20亿斤,蜜桃种植规模与产量均位于全国县级前列。

往昔传统种植倚重人工授粉,工序繁琐,授粉成效稳定性差。蒙阴县蜂业协会深度融合果树种植与中蜂养殖,打造中蜂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和蜜蜂授粉示范基地,通过“树上优质果、树下土蜂蜜”的果蜂循环农业模式,让蜜蜂作为传粉者帮助果树授粉,授粉增质提产;果树反哺蜜蜂,供其花粉蜜源,互利共生,农户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在县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我们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秉持‘筑蜂巢式党支部,做蜜蜂式党员’理念,引领会员企业把支部建在生产线上,把党员形象树在岗位上,在研发、生产、质管、销售等环节,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让党员在企业管理、技术攻关、创新创效等方面担当作为,坚持党建与业务‘双抓双促’,与蒙阴县果业协会组建党员攻坚小组,合力攻克技术难关,助力果农、蜂农增收致富。”蒙阴县蜂业协会会长、党支部书记吕大伟表示。

“家养3只兔,不愁油盐醋;家养10只兔,不愁棉和布。”这句在蒙阴县广为流传的俗语,正是当地发展“庭院经济”、撬动兔产业腾飞的一个缩影。

蒙阴县兔业协会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协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结对共建,搭建“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会员”联农带农桥梁,联合县内6个镇(街道)、37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建“再合作与再联合”联合社,以龙头企业为引擎,将党员先锋、致富能手、专业人才齐聚产业链,精细布局“智能设备研制—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四大板块,全方位开展“产学研”、“上下游”、“大中小”、“供销服”多方联建共建,聚力塑造党建引领、支部牵头、协会企业协同联动的新格局。

会员企业山东兔兔健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担当“总管家”,定制养殖规划,提供养殖设备、育种、饲料、培训、防疫、回收“六统一”一站式服务;联合社统筹调配资源,流转土地、分派代养订单;村合作社与会员携资金、土地入股,承接代养任务。凭借“大户进小区、小户搞庭院”、“集中养殖+合作代养”等模式,带动集体与会员双增收,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蒙阴县通过党建引领统筹全局,贯通协会、部门、产业等多方资源,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共富链’的乡村振兴特色路,成功破解产业‘散、弱、低’困境,推动各产业高质量发展。”蒙阴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通讯员 宋娟)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