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工作实践)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坚持“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以党建引领赋能、机制创新破题、全周期管理增效,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对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行业协会商会,督导尽快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行业协会商会,实现党建指导员全覆盖。与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协同发力,对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商会实现群团组织全覆盖。

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全部完成“党建入章”,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内容纳入章程修订必审项。打造星海镇商会联合党支部等3个党建示范点,争取自治区党建工作经费6万元用于阵地提升、活动开展,切实提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推行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层人员和党支部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选优配强“领头雁”。开展“双培”活动,把优秀会员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推荐1名党员企业家担任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实现“头雁领航”与“组织赋能”同频共振。

理顺体制机制,凝聚改革合力

全面摸排,摸清“家底”。结合“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和日常走访调研,联合区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对36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望架构、闻诉求、问难点、切脉络”四步工作法,建立涵盖党组织建设、内部管理、作用发挥等12项核心指标的“全息档案”,实现基础信息动态更新。

分类建档,精准管理。根据摸排结果,建立全区行业协会商会动态管理台账,实施“三色分级”管理,对运行规范的标注绿色,实施常规管理;对存在一般问题的标注黄色,重点指导帮扶;对问题突出的标注红色,限期整改提升。通过“一季度一更新”机制,将静态数据转化为动态管理,让服务工作既有“温度”更有“精度”。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加强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全面领导,出台《大武口区行业协会商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4项制度文件,构建联络沟通、调研指导等4项工作机制。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压实登记管理机关、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及属地镇(街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对标学习,拓宽思路。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及其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属地镇(街道)负责人赴银川市开展“沉浸式”观摩学习,聚焦党建管理体制、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改革,拓宽工作视野,为改革注入创新动能。

聚焦关键环节,加强规范管理

严把入口筑牢防线。建立联动审批机制,对成立、变更的行业协会商会加强事前监管,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办理社会组织登记,从名称核准、章程制定、负责人人选、党的建设等7个维度严格登记审查。

织密多方监管网络。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民政部门强化全流程监管、业务主管单位落实行业指导责任、财政部门开展年度会计法规执行情况财政检查。强化社会监督,推行“阳光政务”,畅通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投诉举报渠道,通过政府网站、信用平台等渠道公开行业协会商会年检结果公告等信息。

精准赋能激发活力。建立“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创”的服务模式,各业务主管单位积极为行业协会商会提供孵化基地、人才培育、项目服务等,在行业协会商会会员发展、经费保障、宣传营销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陆续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关爱、青少年保护、文化体育等项目,不断扩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领域,持续为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24年以来,累计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服务项目12个,涉及资金近50万元。

服务大局彰显担当。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大武口区星海镇商会联合党支部自筹资金100余万元承办两届星海镇物资文化交流大会,举办“非公企业法律讲堂”、“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解决劳资纠纷20余起;大武口区绿丰源农产品流通协会通过引进技术、交流经验不断提升现代技术服务能力,并依托与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机会,为周边种植户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和培训,用实际行动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与科普活动协调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