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项友好举措提升流动党员关爱温度(大家谈)

徐军

上海市普陀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占比较较高。为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区委社会工作部发布《人民城市全域友好·普陀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建设工作指引》,推出45项友好举措,给予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可感可知的关爱。

聚焦“难”的问题,让场景友好具象化。通过党建引领,统筹联动全区党群服务中心、邻聚里中心、社区食堂、爱心餐饮连锁品牌企业等阵地打造友好场景,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强化政治引领;在区、街镇、网格街区党群服务阵地设置流动党员报到专区和流动党员之家,开设一平方米学习区,组织党员同上一堂党课,探索“居住地、工作地、歇脚地”党组织纳管模式,持续提升新就业群体中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聚焦“新”的特征,让权益友好透明化。根据新就业群体实际状况和需求开展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施策,聚焦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多部门联动,持续推动优化算法向上向善。普陀区是饿了么平台企业总部所在地,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饿了么召集业务骨干、流动党员等作为骑手代表,以及商家、用户、专家等多方力量,聚焦网约配送员关注度较高的权益保障、平台算法等问题,创新实施“骑手权益月恳谈会”机制,推动平台企业与骑手代表签订《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更好平衡平台效率与骑手权益保护,平台算法协商取得一定进展。

聚焦“落”的举措,让协同友好持续化。积极发挥新就业群体中流动党员岗位优势和身份特点,依托平台企业物流商党支部、物流党员站点,发挥流动党员骑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更多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成果共惠”的城市治理新范式。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党委书记)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