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福建省泉州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紧密贴合地方实际,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始终把建强战斗堡垒作为基础前提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只有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做到位了,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才能不断增强。当前,新兴领域组织形态更加多样、人员身份更加复杂,普遍面临党组织组建难、党员教育管理难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泉州市切实把抓覆盖强基础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抓好面上推进。深入实施“两巩固一提升”专项行动,以镇街(园区)为单位成立摸排走访专班,紧盯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开展专项摸底调研,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形式,实现了党组织应建尽建。石狮市设立镇街“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站,按区域网格选派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指导员,对辖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进行兜底指导。另一方面,抓好条线管理。根据新兴领域行业特点、产业布局、人员流动等情况,大力开展产业集群党建工作。安溪县针对藤铁工艺品产业电商发达、从业人员在新就业群体中占比较高的现状,以镇街为单位,在尚卿乡专门组建了藤铁工艺品产业电商行业党委,将辖区内电商从业人员、网络主播等各类新就业群体党员纳入组织管理,全面开展“‘说道·做到’党员政治生日”、“书记讲给书记听”、“学思想交流分享会”等主题活动,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始终把做实服务管理作为应有之义
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切实以有温度的党建推动“管理变量”向“治理增量”转变。泉州市坚持从站稳人民立场的角度出发,着力加强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用心用情做好“暖心”文章,将对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纳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盘子,整合各类场地和资源,巩固提升区域性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充电、热饭等暖“新”服务,推动形成“15分钟服务圈”。特别是针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创新实施“泉新友好”行动,试点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建设,让党的温暖真正可感可及。同时,泉州市各地在实践中也探索出不少对新就业群体的精细化服务管理方式。永春县依托各暖“新”驿站,制定政策服务清单和活动服务清单,常态化开展以“春送祝福、夏送清凉、秋送安康、冬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四季暖新”服务活动。德化县探索建立“1+2+N”积分管理运行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兼任“流动网格员”,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哨兵”。
始终把党建发展融合作为有效路径
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意识,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实现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泉州市着力打造“深化‘党建入章’、争当强企先锋”党建品牌,持续深化推进党建赋能,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建为产业发展领航掌舵、赋能助力的引领作用,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赋能创新链、激活人才链,以党组织为纽带,带动链上企业协同推进项目对接、科技攻关,推动产业链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作用发挥机制,引导企业采取单独或联合组建的形式,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车间一线、重点项目等生产经营最小单元,建立党员红色先锋岗、党员技术攻关小队等,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晋江市实施“产业链党建三年行动”,成立实体化运作的产业链党委,配套“组织共建、发展共商、资源共享、队伍共管”四项机制,实现产业链党委特别是链主企业的统筹协调功能最大化,切实集中力量、集聚资源解决链上企业共性需求,增强产业发展集群效应。
始终把高效协同联动作为关键支撑
新兴领域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必须注重系统集成、整体联动,团结调动各方力量达成共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泉州市主动适应社会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建强领导体制,及时调整充实“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将邮政、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新业态主管部门纳入“两新”工委成员单位,依托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成立行业(综合)党委。同时,注重拧紧“管行业也要管党建”的责任链条,开展市级行业(综合)党委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健全完善日常调度、联系指导等工作机制,推动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有效协同的党建工作体系。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要从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新征程,泉州市要以“晋江经验”为笔,树牢系统观念,坚持分类指导,奋力书写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篇章。
(作者系中共泉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