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赋新能 AI智造促发展

巫含荣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某酒店外,一台由当地企业广西宝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I智能螺蛳粉售卖机吸引了众多顾客体验打卡。这台能根据顾客口味偏好选择自动下料、现炒、出粉、销售的智能设备,不仅是企业技术攻关的突破,更是党建与科技“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

党建领航,点燃科技创新“红色引擎”

“这个AI算法是我们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熬了300多个日夜调试出来的。”研发团队成员、工程师罗兰芳回忆,为解决售卖机“千人千味”的个性化定制、机器精准识别与操作、设备清洁及排烟灭菌等难题,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走访了1000余名消费者,建立了口味数据库,并对几大核心技术进行修改和反复测试,最终通过AI算法实现“扫码选味、2分钟出餐”的精准服务,产品试用期间复购率超90%。

“从传统生产线到AI智能终端,党建始终是我们技术攻关的‘指南针’。”公司党支部书记禹建发介绍,近年来,公司党支部以“党建+科技创新”为主题,成立“党员先锋技术攻坚队”,将人工智能研发纳入年度党建重点项目清单。在党组织牵头下,企业设立“AI创新科研组”,由3名党员技术骨干带头,联合深圳市鲜区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攻克智能推荐算法、无人化运维等关键技术,仅用时11个月就完成了售卖机从概念到落地的跨越。

机制创新,构建AI赋能“生态链”

为将“拥抱人工智能”融入企业基因,公司党支部推动建立战略引领、人才培育、容错激励“三维一体”创新机制。

“我们将AI技术应用写入企业五年发展规划,成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开设‘AI创新学堂’,设立‘红色创新基金’,以股份换人才,努力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取得新突破。”禹建发介绍,公司每年投入200万元作为“红色创新基金”,年内培养了5名“AI+食品”复合型人才,已有5个专利项目获研发基金支持。

走进冻干车间,中控室的电子钟显示距本轮冻干周期结束还有665秒。正在一旁记录数据的技术人员介绍:“公司去年引进了两套食品冻干设备,可以将米粉、蔬菜等进行干燥处理,并在零下200℃的环境下速冻压缩,在此基础上,结合AI智能螺蛳粉售卖机的低温控温保鲜技术,可使食材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情况下延长保鲜时限,有效保留了食材原有的营养和风味。”

文化浸润,让科技创新“蔚然成风”

“Deepseek火爆全网,人工智能时代已扑面而来,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主动拥抱。”最近,公司党支部将一场“科技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搬进了包装部生产车间,将企业文化与AI科技完美结合。

“党组织搭台,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创新的主角。”禹建发介绍,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职工开展“科技创新主题党日”、AI技术沙龙、创客路演等活动,让党员、职工开展“头脑风暴”,鼓励员工在各领域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2024年以来,公司开展的“AI金点子”征集活动共收到员工提案56条,其中12项已转化应用。如今,“用AI思维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新的企业流行语。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