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爱心食堂’议事协商共有15人参与,15人同意议题方案,我宣布议事有效、协商成功。”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进行了一场由村党总支书记陆丽君组织,驻村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代表和爱心商户代表共同参与的议事协商会。大家围绕留守村民需求、“爱心食堂”建设运营等内容建言献策,最终全票通过了建立保民村“爱心食堂”事宜。
海门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群众牵挂事、着急事、烦心事,探索创设“‘海’好说”议事协商平台,将议事协商与基层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让群众的声音得以充分传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近两个月以来,镇、村、网格三级已开展各类议事协商153场次,协调解决矛盾纠纷37个,28件民生项目推进实施。
“定规范”议事“有闭环”
“在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规范议事协商流程,既注重拓源头找议题,又坚持监督问效,做好协商成功后的‘后半篇文章’,居民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海门街道五港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清高兴地说。在社区“泊翠澜境物业纠纷”议事协商现场,社区居民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以及人民调解员等10多人坐在一起,经过多轮沟通与协商,形成了让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经过议事协商后,物业服务企业很快派出维修人员对卫生间漏水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召开议事会真管用!”小区居民赵先生满意地说。
“我们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出台《海门区规范村(社区)议事协商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导基层党组织通过征集议事协商议题、确定议事协商议题和主体、通报议事协商方案、组织开展议事协商、公开议事协商结果、运用议事协商结果‘六步议事协商程序’,有效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海门区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科科长吴齐兵介绍。
今年以来,海门区每月月初发布“村(社区)议事协商项目清单”,每月底展示一批优秀议事协商案例,引导全区共同推进“‘海’好说”议事协商品牌做优做强。
搭平台实现聚合力
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仅是村党组织书记一个人的事儿。四甲镇头桥村通过“‘海’好说”议事协商平台,邀请人大代表、本村在外能人、设计院(第三方)等参与议事协商,确立了以“一村多品”为支撑的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让村庄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的转变。目前,全村流转土地2800亩,形成千亩草莓产业园、“龙游巴道”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绿康蔬菜基地三大现代农业产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成功案例的背后,是海门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做法。海门在全区创设“‘海’好说”议事协商品牌,旨在打造一个让群众广泛参与、充分表达的平台,除了村(社区)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外,还根据不同议题邀请相关利益方、专业人士等参与,确保议事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海门区常乐镇立足实际,围绕“建设美丽常乐”,一方面向专家学者取经,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等专业院校学者实地指导;另一方面广泛发动,通过全面听取群众意见,达到思想凝聚、行动统一的效果。截至目前,已发动党员干部、群众480余人,发放宣传册4500余份,清理河道120余条,清除乱堆乱放200余处。
“小协商”推动“大治理”
“基层议事协商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社区有序发展。”海门区解放西路社区党委书记黄海感慨地说。解放西路社区通过“‘海’好说”议事协商平台,落实电梯改造、老小区屋顶维修、雨污水管入地、健身器材更新等20项民生实事,确定开展共享“食”光幸福食堂、“一元理发”、“红管家”简益物业服务等12项便民服务项目,真正实现“小提案、大治理”。
党组织“搭台”,多方齐“唱戏”。议事协商让广大党员群众说事有地方、解题有方法,提升群众认可度、满意度。海门区充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为民服务效能,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共建共享”融合治理新格局,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从细微处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在指导村(社区)议事协商的基础上,指导网格(小区、村民小组)开展微议事,侧重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做到随提随议、随议随解,把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海门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朱红兵介绍。
(吴齐兵 王凯)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