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安徽省宁国市积极聚焦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志愿者以及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创新筑牢坚实基础。
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
强化基层治理根基
宁国市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一系列举措提升其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
选优配强队伍成员。连续多年招录社区工作者,按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配齐配强社区工作者力量。鼓励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1+2+N”(1是以城中社区为中心,2是城中社区儿童服务站和城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阵地建设,N是指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业委会、周边社会组织、业主等共同参与)运营模式,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学习培训体系。持续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进阶,积极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坚持“以考促学强本领、以学促干优服务”。引导社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推出“青蓝帮带”、“网格课堂”、“协同善治”等多元化学习方式,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能力。
建立薪酬激励制度。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列入《宁国市人才队伍清单》,同时制定激励政策,出台《宁国市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确保社区工作者平均薪酬不低于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鼓励社区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对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的社区工作者分别给予每月100元、300元的职业津贴。目前,宁国市已拥有一批人员相对稳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区工作者。
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宁国市将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力量,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其成长发展。
完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将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到村(社区)工作,让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通过加强现有人员培训或人才引进方式,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建立一次性奖励机制。广泛动员相关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发布《关于兑现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一次性奖励通知》,按照助理、中级、高级分别给予获得相应证书的人员1000元、2000元、3000元一次性奖励。
增加专业岗位设置。对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各级党政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岗位调整,增设专业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重点在基层治理、教育卫生、社区服务、妇女儿童、残疾人帮扶等领域拓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壮大志愿者队伍
激发社会力量参与
宁国市高度重视志愿者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制度,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
强化统筹协调。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的若干意见》,从4个方面对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制定13条具体措施,明确要求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工作部门之间有机结合。市委分管领导牵头,召集市直相关单位、乡镇(街道)代表召开志愿服务工作会议,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印发《宁国市志愿服务工作职责分工方案》,建立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
延伸志愿触角。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全市23家“12+N”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成员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下沉社区联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小而美”志愿服务活动180余场次。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开展爱心商家、爱心企业推选活动,鼓励企业参与志愿服务,引导企业组建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十大暖新行动”、“圆梦微新愿”等关爱新就业群体活动,吸纳更多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创新工作模式。市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打造“1+1+3”志愿服务供需对接联动模式(即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相关部门或属地政府、村〈社区〉负责组织,紧扣服务群众实际需求,激发企业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责任感,调动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作用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模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在各社区建立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如凤凰社区“贤娘熟得”志愿服务队、城东社区“党派我来”志愿服务队、金桥社区“银龄志愿”网格服务志愿服务队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
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宁国市秉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扩大党组织覆盖。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作为党建工作指导员进驻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2024年新成立社会组织党组织6个、群团组织10个。注重从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社会组织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优化队伍配置。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选拔使用制度,持续提升其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吸收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热心服务的人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的政治审核把关,提升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骨干工作能力。
健全培训机制。紧密结合社会工作领域的实际需求,举办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遴选3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江浙地区实践锻炼,提高党员的专业素养。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参加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红领”认证考试,提升理论水平,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例会,分享工作感想,交流工作经验。
宁国市在“四位一体”队伍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宁国市将持续深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本文由安徽省宁国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