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培育文明乡风的征程中,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南辛窑村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将村规民约作为乡村治理的关键抓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
南辛窑村坐落于大同市左云县马道头乡东南部,距乡政府2.5公里,目前常住人口151户372人,其中党员17名。近年来,南辛窑村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先进集体、大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左云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左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约”出民意,共筑治理规章
在村规民约修订过程中,南辛窑村充分尊重民意、广纳民智,让村民成为村规民约修订的主角。村“两委”通过村民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和形式,深入开展民意征集工作。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4次,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切实提高了村规民约的民主性,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村里通过参与讨论,使村民对移风易俗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细节入手,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化身移风易俗的传播者与践行者,有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南辛窑村修订完善后的村规民约内容详尽、覆盖面广,对村内大小事务进行了明确细化,既接地气又具有可操作性,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约”出文明,重塑淳朴乡风
南辛窑村秉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理念,尤其注重以德治为突破口,在移风易俗工作过程中破除陈规陋习。
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反对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为,大力弘扬邻里和谐、孝亲敬老、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等优良家风与民风。在婚丧习俗改革方面,村“两委”真抓实干,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操办婚丧事宜的相关规定,坚决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带头践行文明、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教育引导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共同营造“转观念、破旧俗、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约”出幸福,提升群众获得感
南辛窑村始终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村庄美、乡风好的美好期待。村里通过精心策划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其中,使其成为活动的主线和灵魂。每逢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重要时间节点,村里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矛盾调解室等阵地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村规民约故事讲述”、“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讲”、“移风易俗活动润人心”、“家风家教讲座”等,分享身边移风易俗的新故事、好故事和家风家教故事;积极开展全民阅读、亲子阅读等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人心;深入挖掘群众践行村规民约的先进事迹,选树典型人物,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3户、“好婆婆、好媳妇”1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人,充分发挥身边人的带动引领作用,促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行动自觉,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尚。
一纸“约定”涵养着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治理的坚实基石。村规民约深入实施的影响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南辛窑村,村规民约已成为乡村治理的生动教材。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率先垂范,全体村民自觉遵守,使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展望未来,南辛窑村将持续用好村规民约这一有力“法宝”,不断巩固和扩大村规民约的实施效果,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切实提升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让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奋力开创乡风文明新局面,全力建设和美南辛窑村。
(本文由山西省大同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