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清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融起来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古称顿丘,因隋朝时县内出了大孝子张清丰,在唐朝大历年间被更名为清丰县,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孝子之名命名的县。当地孝文化底蕴深厚,孝老爱亲氛围浓厚,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孝道文化之乡”、“全国弘孝示范城市”。在县域治理中,清丰县坚持党建引领,弘扬孝道文化,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创新活力。

建强“孝道引擎”

清丰县把“孝道清丰”建设列入全县发展战略目标,包括高起点设计打造孝道文化品牌、实施孝道文化工程、创作孝道文化精品、强化孝道文化宣传、建设孝道文化园区、树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抓创新文旅文创融合等7项内容。当地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途径。各村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孝道文化,践行孝道之美。当地注重从孝老敬亲的模范人物中选取并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鼓励其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孝道文化。同时,提升党建宣传员、基层网格员的孝道文化素养,定期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党建宣传员、基层网格员开展集中研讨、实地参观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孝道文化知识储备。

开设“孝道课堂”

相关部门修建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清丰亭,亭内设有“隋张清丰孝子祠”,生动展示孝子形象;新建集孝道文化宣传、城乡居民健身、文旅研学基地为一体的孝道文化主题森林公园“中华孝道文化园”;兴建“清丰好人馆”,馆内设立清丰古代名人、现代好人、当代好人和文明家庭等四部分,展示忠孝家风,成为河南省首批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各乡镇(街道)围绕属地资源建造的“万里归亲”纪念园、明代孝子李峩纪念碑亭、崇孝堂等一批孝道文化微阵地,为孝道文化在城乡的传承和弘扬奠定了基础。各村光荣榜上展示“孝老子女”的照片或事迹,打造“孝道明星”,如河南省道德楷模、省人大代表、带母出嫁的孝女李冰,“中国好人”、河南省十佳孝贤家庭“把110岁老母亲当作珍宝”的高林普等。相关部门成立孝道文化研究会,撰写出版《二十四孝古今谈》、《忠孝传承在清丰》等作品;编排大型柳子戏《孝子张清丰》等。

开展“孝道活动”

清丰县将农历三月二十八设立为“孝子张清丰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县里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表彰年度孝老爱亲模范,已连续开展六届,共评选出“孝老子女”728名,遍布全县503个村庄。孝老爱亲模范评选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的办法,重民意、严把关,使典型评选的过程成为育人的过程,成为弘扬正气的过程,成为凝聚正能量的过程,起到“评选一个人、影响一大片、教育全社会”的实效。这一举措推动孝道文化根植民心,一大批标杆型孝道楷模脱颖而出。相关部门邀请孝老爱亲模范组建孝道文化宣讲团,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宣讲活动,讲述孝老爱亲先进事迹,弘扬孝道文化,汇聚社会正能量。

实施“孝道治理”

县联调委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县孝道协会合作创办“孝道工作室”,从近年来涌现出的“中国好人”、“河南好人”、“濮阳好人”、“清丰好人”和孝道专家中选出一批基层经验丰富、沟通调解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到全县503个村庄和300多个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宣讲孝道文化,在人民调解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工作人员把孝道文化与调解故事融合在一起,用小唱段、快板书、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宣讲活动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讲好“调解案例”。工作实践中,结合孝道文化探索出“六步五常调解法”(“六步”即起身迎接、请坐倒茶、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五常”即“温良恭俭让”)。近年来,清丰县成功调解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上访量大幅下降。截至目前,全县95%的村无上访现象。相关部门启动“孝道正心·教育矫正”志愿服务,将传统孝道文化与现代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孝道楷模采取“集中宣讲、现场讲授、结对帮扶”等措施,对全县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用孝道沟通心灵,点亮心灯,唤醒善念。志愿者与社区矫正对象结成帮教对子,将他们请到自己家中,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帮教。1256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有二次犯罪记录,探索出了一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创新“孝道实践”

清丰县将孝道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养老模式多元化。韩村镇开办孝善大食堂,村内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免费用餐,60~79岁的老年人享受优惠价格用餐,食堂旁边还设有棋牌室、健身室等,切实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时光。固城镇“幸福大食堂”采用“村集体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积分兑换”奖励机制用餐模式(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60岁以上凭积分卡用餐),既保障了“幸福大食堂”的运营,又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还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治理的热情。城关镇打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服务时长可兑换未来养老服务。六塔镇建立“孝善食堂”,60岁以上老人每餐仅需3元,运营资金由企业认捐、村民众筹、政府补贴共同构成。纸房乡、仙庄镇等乡镇敬老院成功转型,72个养老助餐点达到运营条件,完成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1048户,养老服务实现在家即享。

相关部门开发“智慧孝老”云平台,整合医疗、家政、助餐等28项服务,通过智能手环实现独居老人健康监测预警。2024年,该平台成功预警突发疾病127例,救助成功率100%,孝善养老服务覆盖92%的建制村,这些数字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本文由河南省濮阳市委社会工作部、清丰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