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是新兴领域党组织的“领头雁”、“栋梁之材”,抓好这“两支队伍”就抓住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关键少数”。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锚定“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着力构建新兴领域“两支队伍”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不断提高“两支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为锦江区新兴领域党建夯实坚强队伍基础。
健全队伍体系
构建履职尽责、接续有力的骨干队伍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选优配强14个行业(综合)党委和11个街道“两新”综合党委“两支队伍”,精心选聘24名全职“两新”党建服务专员,以推进“两个覆盖”集中攻坚为抓手,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功能型党组织实体化运行为契机,在真抓实干中建强用好“两支队伍”。实施新兴领域党组织“头雁领航”工程,按程序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两支队伍”,聚焦队伍作用发挥情况,高标准评选93个“两新”书记工作室和星级党组织,带动新成立党组织“学有榜样、追有标杆、干有方向”。
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建立新兴领域党建管理“三级五岗”责任清单、行业党建重点事项责任清单,落实行业(综合)党委书记抓“两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新兴领域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制定《全职党建服务专员管理办法》,按照工作场景分类明确责任清单,严格日常管理、年终考评等制度。制定《“两新”书记工作室创建规范》,细化25项共性建设内容和18项个性化建设标准,有效破解带头人职责不清、方法不明的问题。
三是深化接续培养。针对新兴领域党员流动快的特征,发挥区人才发展促进会、楼宇园区综合党委等作用,在“两新”组织入驻时同步摸排党员和“两支队伍”后备人选,减少因人事变动造成的党建工作断层。结合律师行业“大所牵小所”、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大厦党建联建等场景,建立健全新兴领域党组织之间“两支队伍”传帮带制度,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导师结对,储备“名书记”64人。
聚焦靶向赋能
培养信念坚定、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加强对优秀出资人、优秀新生代企业家和优秀行业协会商会、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引导,坚持把企业负责人、党组织负责人等纳入人才国情研修班、党员教育培训等,针对性抓好成长提能。举办新兴领域“党课开讲啦”赛课活动,选聘新兴领域讲师团并组织开展巡回授课,结合“进解优促”、“四下基层”等行动,行业(综合)党委书记每年至少到基层宣讲一次党课,不断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二是加强培训提能。坚持开展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新入职党建服务专员等专题培训班,植入党建实务、党建引领新兴领域健康发展等课程内容,编制新兴领域党建工具手册,分批次轮训“两支队伍”,有效推动补短板、促提高。建立健全党建服务专员调岗轮岗、导师帮带、轮值领学等制度,每月组织集中游学活动和主题座谈会,快速提升党建服务专员政治理论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
三是引导成长成才。将优秀党建服务专员纳入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吸纳龙头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两支队伍”优秀代表担任行业(综合)党委委员参与重要事项讨论,积极推荐128名“两支队伍”代表等党员骨干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切实将“新”智慧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强调作用发挥
锻造知行合一、担当作为的先锋队伍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发挥“两支队伍”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书记讲党课”等活动,以贴近群众的方式将党的意志、党的声音、党的要求及时传达给新兴领域。推动“两新”组织管理层与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并将其作为星级党组织、“两新”书记工作室评选重要考评依据,推动80余家重点企业“党建入章”、共学共商,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现代企业治理架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助力产业发展。深化区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直接联系指导服务制度,各行业(综合)党委每年实施1~3个“书记项目”,常态化举办“濯锦论坛·对话书记”等政企交流活动,推动党建指导员、企业服务专员、人才服务专员“三员合一”,畅通涉企政策传达渠道和问题诉求反馈渠道。紧扣“八个加压奋进”等实施“濯锦先锋·奋进有我”行动,鼓励“两支队伍”带头成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技术攻坚队,切实将组织力转化为发展力。
三是凝聚党员群众。充分发挥“两支队伍”团结凝聚党员群众的积极作用,利用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党员思想动态、收集传达职工诉求,常态化开展困难党员走访慰问、新就业群体走访联络,推动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工作,不断夯实“两支队伍”群众基础。带头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到街道社区报到、进网格小区服务,引导新兴领域党员积极融入基层治理。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