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指导,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促进新兴领域健康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载体,也是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创新突破方向,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回应社会关切、破解治理难题的执政智慧。
抓好新兴领域党建
需要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作为思想指引
近年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蓬勃,涉及快递物流、道路货运、网约出行、网约家政等民生服务领域,并涌现出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应时时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三个“关照”。
一是“关照”并保障关联群众的民生福祉。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据统计,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以35岁以下青年劳动者为主。新的生产领域拓展出新的生活空间,在一定意义上重塑着基层社会的组成结构。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质效,不仅直接关系着8400万直接从业群众的切身利益,更间接联结着其背后千千万万家庭成员的民生福祉。通过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健全组织体系、创新服务机制,有效延伸党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更有利于保障其劳动权益与社会福祉,进而将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落地落实。
二是“关照”并力促社会的稳定运行与协调发展。新就业群体类型多样、特点各异,具有流动、灵活、“线上”等新特征,社会组织形态日益多元,传统治理模式面临组织覆盖不足、利益诉求复杂化等挑战。因此,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更是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促进社会协调运行的关键抓手。新兴领域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节点,其价值认同、权益保障、劳动技能等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平稳与社会公平。通过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引导新兴领域主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格局。
三是“关照”并拓展党建与群众工作的时代新方法。聚焦新兴领域党建,是新时代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深化群众工作内涵的重要突破口。面对新兴领域党建,传统党建模式在组织覆盖、服务效能、动员能力上面临适应性挑战。以新兴领域为切入点推进党建创新,本质上是将党的群众路线与数字化社会、流动性社会、发展型社会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需要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开辟新路径。面对新兴领域的新特征,传统“属地化”、“单位制”党建模式难以精准触达,需要探索突破时空限制、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升级转型。
做好新兴领域党建
有效回应同群众诉求密切相关的“新情境”
一是组织形态的“新情境”。传统经济组织的组织形态相对“固定”,如有固定的组织场地、组织人员,组织关系紧密、组织流动较小。新经济组织则打破了传统,出现“平台+个体”的分布式组织模式。以外卖行业为例,美团平台注册骑手超过600万人,分布在全国2800多个县区,组织关系松散、流动性强,出现大量“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做好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亟需对组织形态的“新情境”作出积极回应。
二是劳工关系“新情境”。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与平台之间形成“弱从属性”的劳动关系,大多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主要靠线上接单,工作弹性比较大。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新就业群体中流动党员管理的现实需求,面临着时空阻隔、组织生活难开展等困难。
三是多元价值认同的“新情境”。新兴领域从业人员中,“90后”、“00后”占比超过65%,价值取向更加多元。青年从业者更关注收入增长和技能提升,主动参与组织生活比例低,传统被证明有效的党务工作方式式微,亟待探索政治引领与个体发展功能相结合的党务工作新方式。
做实新兴领域党建
关键在“新情境”中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以持续摸清底数。新就业群体的高流动性,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稳定性不足。为解决单一部门统不起和党组织层级管不住的问题,需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管理和监管部门共同参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兜底的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通过查阅流动党员登记数据、“行业+属地”拉网式摸排等方法,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行动。
二是探索创建动态覆盖的组织体系。首先,探索建立动态覆盖机制。如探索“三同步”工作法:企业注册时同步采集党建信息,业务拓展时同步建立党组织,人员流动时同步更新数据。其次,灵活创新组织设置形式。灵活采取单建、联建、共建多种方式,既可以在重点行业集中建,也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建。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建立"1+N+X"组织架构:1个区级新业态党委,N个行业党总支,X个功能型党支部。在物流园区建立“司机之家”党支部,在直播基地创建“红色直播间”党小组。
三是探索数字党建的应用场景。如四川省成都市开设12345党务专席和行业协会商会“一站式”受理渠道,全年协助受理解决党务咨询问题1481个,办结问题诉求建议1489件;北京市开发“红色云阵地”系统,集成组织关系转接、在线党课学习、积分管理等功能。
四是推动党务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务工作之外,还需探索增强党组织对学习研讨、技能培训、法律咨询、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在线答疑等方面的引领力与服务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从业者日常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新兴领域从业者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本质上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实践,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社会结构的变迁规律,通过政治引领、价值共创、服务共享、治理协同,形成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新兴领域的发展优势、治理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