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聚焦、三突破”,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学思践悟)

张少纯

陕西省西安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全市重点工作,以“三个聚焦”为切口、“三个突破”为抓手,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合力,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聚焦党建引领,在“固本强基”上求突破。健全体制机制强覆盖。统筹指导全市行业管理部门和各区县、开发区,建立市、区两级主要领导担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在确立省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的同时,延伸建立市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配套建立“月度直报监督机制”,有效拓宽社情民意反馈渠道。深耕网格化管理促精细。印发《关于规范优化网格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深化“多格合一”,逐步整合行业管理部门网格,实现“一格多用”。在社区(村)向下延伸网格至小区(自然村)、楼栋(村民小组),同步完善党组织体系,持续推动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全面落实镇(街)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网格制度、网格事项准入退出制度,持续完善“网格采集、社区响应、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基层评价、区县督办”运行机制,确保工作有闭环、责任压得实。推动减负赋能见成效。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为抓手,建立“一提醒、二通报、三处置”制度,定期印发工作提示,稳步推进全市镇(街)履职清单编制工作,深入开展“六必查”整治活动,基层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的权责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减负增效成效明显。

聚焦多方共治,在“合成作战”上求突破。激发自治活力。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激发群众说事、议事、定事、评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印发《村级议事协商规范指南》,推动村级议事协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闾阎良议”“四段八步法”等议事协商品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氛围浓厚。拓宽参与渠道。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印发《党建引领“两企三新”助力基层治理工作方案》,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联建共建新路径。截至目前,形成饿了么“蓝骑士”和美团“袋鼠”两大志愿服务品牌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厚植共治文化。动员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离退休党员干部常态长效参与基层治理,凝聚各方共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先后探索形成新城区“尚德街坊”、碑林区“碑邻里”、莲湖区“莲新有为”等一批基层治理品牌。

聚焦急难愁盼,在“民呼我行”上求突破。突出民生需求办实事。深化“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党建品牌,紧盯“一老一小”、医疗健康、居民就业、嵌入式服务等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统筹整合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家门口就业”“教育共享”“智慧养老”等专项服务。大力发展与群众生活相关的社区服务。2024年,动态发布600余个社区服务项目,通过开展“赓续文脉”“邻里守望”“七彩假期”等活动,涉及10余个行业领域,30余万人参加,有效增加了社区服务供给。突出难题共破见实效。推动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以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为抓手,依托社区党组织阵地,引导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心理疏导和矛盾调处,打造形成“一区县一街道一社区一品牌”,先后涌现出碑林区“无讼社区”、灞桥区“民情账本”、临潼区“一联三单四服务”等一批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调处品牌。突出重点行业出实招。针对全市老旧小区多、物业矛盾突出等服务管理、安全监管难题,指导住建部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督促住建部门创新物业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物业“两提一清”行动。2024年以来,结合不同小区实际,探索总结“小区物管”“小区自管”“酬金共管”“国企综管”“社区微管”“民非组织+信托制”等物业服务模式,逐步推动小区精细化治理步入正轨。

(作者系中共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