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网格智理”织密民生网 “接诉即办”解群众急难

天津市西青区立足实际,打造智慧治理平台,赋能网格精细化管理,实现群众诉求“听得到”“精准响”“高效办”,探索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郊区发展规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

今年4月,西青区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完成全面升级,系统可以适时把12345热线汇集的各类群众诉求和社情民意,推送到对应网格,帮助网格员全面掌握网格内热点难点问题。

“系统融合后,大大节省了我们的人力、物力,既提高了网格事件的处置执行标准,又压实了多方工作责任。”西青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说。

西青区创新打造网格化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在平台架构下,整合12345热线工单和网格上报事件渠道,实现社会治理事件一屏展示。依托平台,将网格员上报事件和12345热线反映诉求在受理转办环节进行融合,全区1800多名网格员上报的流转事件,与每天市级流转工单在同一平台汇聚、流转,使用同一标准评价,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进一步畅通网格事件流转渠道,提高了处置效率。

在平台12345民生诉求板块中,网格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所负责网格内的近期高发热线诉求。“从反映管道漏水工单中,可以了解到管道维修期间,居民饮水成了大问题。这提示我要积极主动帮助居民解决。”精武镇网格员霍乃欢指着平台上的数据说道。发现问题后,他第一时间向格调松间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丽汇报,“书记马上对接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主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送水,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

此外,西青区将12345热线数据与网格人、地、事、物、组织数据进行比对,方便社区为居民等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解答和服务工作。

“以前记录群众诉求要靠纸和笔,现在区里会定期推送各类数据信息,并同步居民在12345热线中的诉求,为我们更好开展网格工作和服务群众提供了坚实的智能化支撑。”张家窝镇网格员瞿学宇对平台赞不绝口。

近日,杨柳青镇某小区不少居民反映,小区南门口台阶不便于老年人出行。经平台分析后,这一诉求成为社区和网格员关注的重点。该社区第一时间联系各相关部门,确定权属、研讨方案。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台阶变成了舒缓的斜坡,方便了老年人出行。

“通过平台分析,我们能更精准了解群众诉求,通过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回应好群众期待。”杨柳青镇网格员白杨说。

扩建电动车充电车棚、协调解决水管堵冒困扰、解决小商贩违规占道经营……12345热线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西青区运用智能化手段,将12345热线工单海量诉求进行大数据模型分析,直观展示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难点、堵点问题高发区域,实现智能预警、精准施策,有效消灭风险隐患发生,将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经验转化为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

(本版内容由天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