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赋能 基层负担减轻

“以前一周多时间才能完成360余条信息填报,现在通过‘报表通’,半天就可以完成。”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育才路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这得益于遂宁市以数字化手段破解基层报表难题,通过“报表通”构建“数据回流共享、智能填报核验、多源数据治理、全流程监控”四大协同体系,实现报表数据“多源共享、只报一次、互联互通”。

为基层减负,需要机制变革。为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动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工作指引》,明确数据整合与共享要求;2025年2月,国家数据局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解决基层治理报表重复填报、数据多头管理等痛点问题。

“以前每年处理年报、月报、周报等各种报表200多张。因为报表太多,我超过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是在办公室收集数据、填送报表。不少人和我一样,曾因填送各种报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罗倩说。

重庆市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报表填报多问题,运用系统思维和数字化手段,开发“一表通”应用,畅通信息归集通道,将分散在各镇街、区县、市级部门的业务数据、统计数据等进行分类梳理、实时归集、动态更新,形成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领域标准化台账。相较于2023年,目前,重庆各级各部门依托“一表通”进行数据维护、智能上报、随时取用,基层报表数量、处理报表时间和参与报表工作人员均实现60%以上的缩减,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

以数字化技术为基层减负,多地优化精简报送内容,让基层数据“画像”更加精准。安徽省芜湖市依托城市大脑数据底座基础能力,通过报表中心对全市70个部门报表统一管理,涵盖任务配置、自动下发、协同填报、数据汇总、报表上报等全流程。围绕人、房、地等核心要素数据,归集560余万条政务数据,涵盖常用的人口、婚姻、津补贴等11个委办局、69个类别;归集600余份历史报表数据,将各类报表历史数据整合,最终形成专题数据库用于自动填充,代替人工填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对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数据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合,通过建立数据目录,明确了数据来源与归属,为后续的数据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数据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整治,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为基层减负但不减服务。多地从“数字达标”转向“群众有获得感”,从“材料厚度”转向“服务温度”,真正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今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一表同享”改革动员部署会召开,《整治“数字形式主义”推进“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从顶层设计上明确“打破信息孤岛、优化资源配置”的路径。同时,创新推出“码”上创新构建数字信任,基于“赣通码”平台可信身份认证属性,创新打造“跨域授权签章码”服务场景,破除“赣通码”与“电子印章”数据壁垒,构建起“一码授权、全域签章、留痕可溯”数字化信任体系,实现授权书、承诺书、纸质证明等材料线上“跨地域跨领域”签章,加快业务办理。

当“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这场始于技术赋能、成于制度创新的数字化改革,破形式主义之弊、优服务效能之基,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双向突破。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