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宁德商会(以下简称“商会”)成立于2012年12月,现有在册会员企业近300家,涵盖建筑、电商、零售等多元化领域,以“服务会员、回报社会”为核心理念,践行“团结、互助、共赢、发展”宗旨,探索出“党建+商会”“群建+商会”“志愿服务+商会”等模式,不断引导会员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助力社会公益事业。
以“党建+商会”强化政治引领
商会自成立之初同步筹建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党组织生活,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商会发展”双轨并进模式。该党支部党员总数达28名,成为泉州市异地商会中党员规模最大的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及会员骨干深度参与泉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工商联联合主办的“新泉商好声音·欢歌庆七一”主题晚会等特色活动,同步开展缅怀先烈等红色教育,持续强化商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我们引导会员企业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推动企业经营实践与党的号召同频共振。”商会党支部书记柳春华说,“要引导会员企业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值得关注的是,该党支部创新推行“党建联建”模式,与泉州市福安商会党支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泉州市分行党委建立战略合作,协同泉州鲤城龙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廉洁伙伴共建活动。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共同探索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既深化了清廉文化建设,又为银企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以“群建+商会”服务会员企业
早在2018年,商会就成立了工会委员会,是泉州市驻泉异地商会中首个成立工会组织的商会。自成立以来,商会工会委员会积极探索,构建关心关爱机制,覆盖活动安排、员工关怀等多方面。
在福利保障和活动组织方面,除了发放常规节日福利、提供健康保障、举办文娱活动外,还借助妇女委员会,加强对女企业家和女会员的联络与关怀。值得一提的是,商会工会会员定期举办集体生日会,大家带着家属欢聚一堂,进一步增进了会员之间的情谊。
在公益慈善领域,商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我们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汇聚更多爱心善举,温暖更多困难家庭,努力成为公益慈善的传播者、行动者和引领者。”今年“学雷锋纪念日”之际,商会妇委会主任陈小芳组织妇委会委员,对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6个困难妇女及家庭进行帮扶。据悉,商会妇委会已连续三年开展爱心捐赠志愿活动,树立了良好典范。此外,商会设立慈善教育基金,累计捐赠近20万元,旨在帮助在泉州打拼的宁德籍困难人员改善生活状况,助力家境贫寒的学子完成学业,激励品学兼优的学子不断进取。
以“志愿服务+商会”履行社会责任
商会组建了一支由60多名会员企业负责人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多年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为泉州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连续八年,在春节前夕慰问环卫工人,累计达1万多人次;积极组织植树造林,累计种下1300余株树苗。2024年2月,商会牵头举办“文明赏灯·志愿同行”元宵节志愿服务活动,携手兄弟商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为市民游客提供观灯引导、路线指引等服务,开展安保协助、文明劝导等工作,还为老幼病残孕游客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应急救助。
在泉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冬日暖阳 守望星禾”星禾少年暖冬行动于泉州市区真武庙顺利举行。商会党支部书记柳春华发布倡议书,呼吁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关注“星星的孩子”这一群体。活动现场,商会志愿者与其他爱心人士、团队一起书写绘制爱心卡,为他们送上牛奶、零食礼包等暖冬物资。“我们一直践行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的理念,将携手各方,用爱点亮孤独症孩子的星空,为他们撑起希望蓝天。”商会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陈景新表示。
“我们将持续探索高质量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以商会温情共筑美好生活。”商会会长俞太松表示。
(本报通讯员 陈灿铭)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