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发布相关政策规范、加强理论研究、壮大队伍力量、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等方式,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蓄力赋能。
机制赋能,持续高位推动
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畅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途径的意见》等政策规范及配套文件,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制度化发展。
发布服务规范。先后发布《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监测与评估规范》《养老机构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三级体系建设管理规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服务规范》《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等6项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地方标准,依据规范开展标准化站点建设,实施老年人、青少年等各类服务项目,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化发展。
加强理论研究。指导省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多个实践研究基地,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发展策略,积极开展专业理论研究,撰写《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务探索与研究——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为切入点》等书籍,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发展。
培育为本,壮大专业队伍
开展多样化培育。发挥河北省社会工作孵化培育基地等平台作用,进行专业指导、资源整合、项目开发、宣传推广,提供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机构建设等相关服务。依托河北省社会工作孵化培育基地,指导各市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和社会工作协会等枢纽型社会组织14个,通过帮助机构学习政策要求,强化组织建设,掌握项目化运营工作思路,促进行业经验交流,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培养专业化人才。全省8所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其中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科技大学等3所学校开展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教育,为全省输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2024年以来,河北省连续两年举办全省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示范培训班,每年培训社会工作专业人员8000余人次。
提高职业化素养。广泛动员符合条件人员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指导各地开展考前培训。成立河北省高级社会工作师工作室,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交流合作。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地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引进力度,持续健全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保障机制。
融合发展,助力基层治理
促进融合发展。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印发《河北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指引(试行)》,聚焦助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关爱新就业群体、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等重点领域,探索城乡社区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统筹整合多方力量,搭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多方融合共促的服务平台。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引导各地开展“老帮老”志愿服务,鼓励社区低龄老人关爱服务高龄老人。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展“老帮老”志愿服务活动7000余场,服务高龄老人7.9万人次。
加强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优势,深化培训资源共享,整合资源共同开办培训班。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督导人才资源共享,推动建立京津冀社会工作服务督导人才库,从三地高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督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中,推荐职业认同感强、理论水平过硬、实务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入督导人才库,为跨区域开展专业督导提供人才支撑。支持举办京津冀社会工作服务交流活动,促进三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人才交流、项目对接、专业互动。
组织人员积极实施“三区”计划。每年安排选派18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到“三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培养了一批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培育出一批新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升了受援地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同时结合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探索农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
(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