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民有所呼,议有所应

“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充电桩可得安排上”“加个手机快充点,能应个急”……

这是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头桥村聚焦群众身边事,开展网格“微议事”的一个场景,群众围绕交通驿站“便民小憩”项目建设畅所欲言,一个个“金点子”接连抛出。

南通市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探索建立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议事协商架构,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完善议事协商流程,构建起纵向贯通、资源联通、转化畅通的基层议事协商机制。

“议题分流”

健全议事协商机制

民有所呼,议有所应。海安市以《关于建立“海议安”基层协商议事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为纲,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综合治理中心等民意直通渠道,将道路涵洞积水、交通信号灯安装等共性诉求,及时转化为协商议题。按照“能办立即办、难办限时办、办不了提级办”的处置机制,今年以来,海安市依托“海心安·民生服务直通车”互动平台推动58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进入议事协商流程。

南通市委社会工作部大力开展“点题领办”创新实践,通过强化议事协商制度顶层设计,探索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架构,综合采取邻里共议、商圈联议、园企商议等模式,形成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协商格局。同时,实施民情直通议事模式,推动镇街干部下沉社区参与基层议题征集和协商活动,打通议事协商三级纵向联动渠道。

在崇川区秦灶街道议事厅,社区党组织、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等齐聚一堂,定期围绕小区安全整治与设施建设开展对话,推动“问题小区”蝶变“幸福家园”。

“议题分流”确保了议事高效,议事“力量汇流”则是议事协商工作顺利推进的坚实保障。南通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健全村(社区)议事协商体系,指导县(市、区)出台村级议事协商目录,扩大参与议事协商的主体,探索“固定+机动”“常态+定制”等模式,根据议题涉及主体、所需资源等因素,灵活调整议事协商主体构成,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退休干部、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群众代表等作为“话事人”,让“为民做主”变成“由民做主”。

“民情民声”

搭建议事协商平台

拓宽“话事”场景,将议事协商平台搬到一线。在南通,议事协商场景形式多样。海安市有“港经亭”“民情茶馆”,通过聊家长里短收集民情民意;崇川区打造“邻里会客厅”“友邻有声”议事点,以“小空间”撬动“大治理”,形成“下楼即参与”议事模式;如皋市如城街道龙游河村构建“金桂议事堂—银桂议事厅—丹桂议事站”三级平台,将议事站点延伸到村民身边……

南通市因地制宜打造议事协商平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室、邻里服务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睦邻议事亭等场所资源,通过“微更新”建设邻里自治空间,同时搭建社区治理线上交流平台,灵活打造议事协商畅聊矩阵。

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南通市进一步聚焦议事场景构建,围绕“自治优、邻里安、民生暖、生活美、产业旺”五大议事领域,探索多样化、场景化的基层议事协商模式,有效发挥“竹林悦话”“板凳协商”“议事庭院”“书记三杯茶”“民情驿站”等特色平台作用,将议事协商搬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群众家门口,让基层议事协商既冒热气又见实效。

“五事流程”

推动成果有效转化

翻开启东市汇龙镇南城区街道东珠新村社区议事协商记录本,民生实事推进“脉络”清晰可见:2023年12月,议事协商确立的磨剪刀和理发项目,发展为季度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6月,居民、商铺和电梯公司等多方矛盾历经3次议事协商得到妥善解决;2025年4月,多部门协商推动老金鹰广场一级水表加装工程施工,困扰居民半年的用水问题终于解决……

议事协商重在落实、贵在转化。南通市委社会工作部畅通“提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的“五事”议事协商流程,通过纳谏会、协商会、民评会相衔接,推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机制常态长效。采取党政点题、群众出题、各方荐题,拓宽“提”事渠道;运用深度调研、多方恳谈、综合研判,确保“理”事清晰;按照“沉下去、请上来、联起来、走出去”思路,深化多方“议”事;健全及时办、限期办、马上办机制,保障“办”事顺畅;以民众参与、民情直达、民意打分确保“评”事有理。通过引导群众晒问题、摊心结,有效链接资源,成功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一老一小”关爱、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要事难事,逐步实现“民呼我应、民盼我为”的良性循环。

为进一步推动议事协商形成示范效应,南通市委社会工作部还建立议题清单制,探索“一报一研一推介”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议题征集报送和调研跟进,定期遴选推介典型案例,形成“解决一件事转为办好一类事”经验,成功落实邻里爱心食堂等一批特色项目,推动“小项目”托起“大民生”。

(江苏省南通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