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州市出台《胶州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构建“选才链—育才链—励才链”三链融合机制,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构建立体化“选才链”,破解结构不优问题。建制“选”一批,完善推动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社区挂职或任职、新任入职选调生到社区锻炼机制,选派150名在职干部下沉社区。统筹“招”一批,建立“市级统招、街道统管、社区使用”机制,规范多头设岗招聘行为,连续三年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社区工作者470余名。择优“转”一批,出台专门办法,对符合条件的290余名工作人员按程序聘用为社区工作者。
打造实战化“育才链”,破解能力不强问题。探索“提级培训”模式,与青岛工学院共建社会工作学院,链接山东大学等高校资源,整合23个市直单位骨干力量,设计开发40余项培训课程,每年对社区工作者开展全覆盖培训。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搭建“明星书记开讲了”“社区书记论坛”等平台,常态化开展“短平快”“急需缺”“实战化”培训。搭建“以赛促学”平台,通过举办社区工作者职业技能比赛、治理创新项目竞赛等方式,以赛促学、以赛提能。
完善长效化“励才链”,破解动力不足问题。强化职业激励,建立落实“三岗十八级”岗位薪酬待遇,与工作年限、职业水平、学历层次等挂钩,实行动态调整。畅通发展空间,构建“社区工作者—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行政事业人员”梯次成长链条,每年面向优秀社区工作者定向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强关心关爱,定向推荐社区工作者参加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评选,真正让有为者有位。
(作者系中共胶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主持日常工作〉、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