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重庆市饿了么“骑士日”活动在重庆市(江北)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200多名外卖骑手代表“骑”聚一堂,停下匆匆脚步享受一刻轻松愉悦的时光。这个以“江心比‘新’·e路同行”为主题的重庆市(江北)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充电休憩的“避风港”,更是党建引领新兴领域的“试验田”,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黄金地段的红色地标:
破解“三个难题”的集成式创新
在江北嘴实验学校架空层,曾经的闲置空间,如今因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的落地焕发新生。这处选址暗含深意——向东辐射长嘉汇大景区,向西连接观音桥商圈,向南联动渝中半岛,向北直通高铁站和机场,“15分钟服务圈”覆盖主城近一半的“外卖热力区”。
“这个服务中心位置非常好,就在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里面,周边有三座跨江大桥,到哪里都很方便。”网约车司机张先生表示。
面对以往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城市中心用地难、建设筹资难、功能集结难等问题,江北区创造性搭建“三维支撑”:空间破壁,政校联动盘活价值亿元级黄金地段,一期建成625平方米综合服务体,破解“城市中心无阵地”困局;资源破界,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动12个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及社会组织,建立了党委引领、政企协同、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社会投入资金占比达43%,饿了么站点、换电箱等设施嵌入服务场景;功能破茧,集成党群活动、生活服务、职业发展、站点联络等7大功能,引入公安、人社、医保等自助服务终端,日均服务新就业群体100人次。
温情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4+X”矩阵背后的治理辩证法
“两块钱就能买一包南瓜馒头,每周一还可以免费送。服务人员态度很好,我们都愿意到这里来。”顺丰同城配送员唐唐的感慨,揭示了服务中心运营的核心密码——以市场化逻辑做活公益服务。
通过“阵地换服务”模式,中心引入了重庆江北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推行“4+X”服务矩阵,即健康体检、生活关怀、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4项基础服务筑牢保障底线,爱心馒头、形象指导、推拿按摩等X项特色服务精准解决“关键小事”。
“这是一次全新探索。”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麒麟介绍,以往社会组织在提供咨询、辅导、培训等传统服务项目过程中过于依赖财政资金,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在探索通过“公益+经营”方式运营党群服务中心。“目前,我们推出的测量血压、清洗工装等无偿服务和售卖馒头、咖啡等低偿服务深受新就业群体喜爱。”
党群服务中心自4月26日正式运营以来,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余次,接待新就业群体超3000人次。
治理升维:
从服务对象到城市守护者的“双向奔赴”
“舌尖守护者主要是监督食品安全,大家在取餐的时候注意观察商家厨房是否干净卫生,食材是否腐败变质。”饿了么站长郭宁在党群服务中心认真给外卖骑手们解读“城市守护者”内涵。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发展的新力量,为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成长为治理协同的“主力军”,江北区创建了“城市守护者”治理品牌,创新六类活动载体,即安全守护者化身“消防隐患哨兵”,用脚步丈量城市安全;民生守护者担任“社区网格管家”,用镜头记录民生需求;舌尖守护者成为“食安流动前哨”,用专业守护群众健康;银龄守护者变身“助老暖新速递”,用温情传递城市温度;财产守护者担当“反诈安全卫士”,用警觉筑牢财产安全防线;生命守护者勇当“应急处突先锋”,用行动守护生命之光。
“我们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陈涛说,“江心比‘新’”寓意对新就业群体将心比心,聚焦新就业群体所想所盼做好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e路同行”寓意在数字化时代,引导新就业群体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行、与梦想同行。“当新就业群体用保温箱托起民生冷暖、用方向盘转动人间善意、用摄像头对准乡村振兴时,他们就从‘城市服务者’成功蜕变为‘城市守护者’。”陈涛表示。
(本报通讯员 张小红)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