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科学城:攀高向新,打造活力四射的科创党建

张江科学城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从昔日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今天的张江科学城,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张江科学城规模从最初规划的17平方公里扩张至如今的220平方公里。这片曾遍布农田与村庄的土地,已蜕变为上海科创策源地。目前,这片创新高地汇聚了1930家高新技术企业、181家外资研发机构以及40余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这里已成为中国科技人的逐梦之地。

在浦东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和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张江科学城综合党委以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攻坚行动为契机,做实六大产业集群(链)党委(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机器人产业、文创产业),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组织的坚实基础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把党的工作覆盖到经济和产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创新开拓、聚势赋能,不断提升张江科学城科创党建的影响力,为建设成为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国际一流科学城而努力奋斗。

优化组织体系,服务科创策源

一是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围绕张江科学城“3+3+X”产业布局,将党的领导贯穿产业集群发展全过程,依托国资开发主体、产业基地、行业龙头企业,将原有的扁平化党的组织架构升级为“1+6+9”立体式的组织架构,“1”为张江科学城综合党委、“6”为产业集群(链)党委、“9”为片区党委。

二是把党委建在产业上。结合张江科学城产业特色,梳理六大产业集群(链)上中下游的企业党组织,纳入相应产业党委,进一步完善党委各项议事规则和规章制度,在科创党建的基础上打造一产业集群一特色的党建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党委构建产业链党建生态圈,服务科创策源。

三是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将党建工作与产业深度融合,结合张江高新企业特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持续推进傅利叶机器人公司党支部在智能机器人研发项目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推动趣头条党委内容安全党支部持续开展“清风”等清朗网络空间攻坚行动,引领员工及平台网络作者提升政治意识。

联动融合赋能,服务产业发展

一是联动阵地资源。充分发挥张江科学城内相关阵地作用,组织“新质生产力看张江”主题活动,通过“骑行张江”行走党课、“向新而行”科创之旅巴士党课等,串联起产业集群标志性点位和丰富的产业资源。

二是健全强链补链延链机制。推进产业集群向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生原点、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方向突破。紫光展锐通过党建联建与eVTOL飞行器研发高科技企业、地铁轨道交通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和地铁上开展合作,促进了产业发展。

三是发挥组织引领功能。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党建,通过组织张江科创大讲堂、“党建凝心聚力 产业向‘新’而行”等活动,引聚政策、科研、项目、服务等资源,为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党委携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党委,通过共建产业发展交流平台,共探AI技术在医疗与医药行业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实现新质生产力跨产业赋能,不断创新。

激活红色细胞,服务人才培养

一是开展“双培工程”。人才集聚是产业发展的灵魂,张江科学城综合党委不断探索“双培工程”的工作实践,激活产业人才的红色细胞,每年发展的党员中,约有70%来自六大产业集群企业。在产业集群内培养了如陈运文(达观数据)、潘晶(钛米机器人)、左亚军(仁会生物)、付斌(查湃智能)等一批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深化人才综合服务活动。通过党建赋能“科创+人才”活动,开展明珠计划等人才政策培训会,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党委在上海、西安等地举办名校人才直通车系列招聘行动,搭建专业的产业人才对接平台。

三是营造人才成长环境。通过“凝心聚力争先锋 砥砺奋进谱新篇”主题活动、“两优一先”先进团队和人物事迹的情景党课、“相约张江 活力四射”生活文化节等多项活动,激发党员群众的创造力、凝聚力,为新时代产业人才建功立业搭建广阔舞台。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综合党委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