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坐标靶向,织密“组织、信息、服务、共治”四张网,形成“行业+企业+属地”协同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将各项关爱举措落实到位,不断增强党对新就业群体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条块协同,构建有形有效组织网
按照“工委抓总、行业负责、部门联动、属地兜底”原则,聚焦行业、区域建组织、抓覆盖,压实各方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一是先行先试,探索组织设置新方式。紧扣“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落实,与区委组织部共同指导区市场监管局,联动美团、饿了么、盒马、叮咚买菜等网约平台企业,在全市率先成立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发挥行业管理服务优势,依托基层市场监管所设立37个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站,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二是上下联动,打造行业党建新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力量,与市邮政管理局开展“深化行业党建 加强条块协同”结对试点工作,构建“市—区—企业”三级责任体系。紧扣快递行业党员特点,建立与流出地党组织双向管理机制,创新“组织生活积分激励办法”,在快递站点、物流中心等设置“党员先锋岗”,打造“聚蜂驿”服务品牌。2024年,8名快递员递交入党申请书,2名同志已在发展党员培养考察阶段。
三是街镇兜底,落实属地责任全覆盖。深入开展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攻坚行动,各街镇、开发区建立街区党组织、片区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全面覆盖。对全区1340个基层站(网)点进行全覆盖排摸,推动64家平台合作企业、快递加盟企业、150名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覆盖纳管。聚焦注册地、经营地在浦东的重点平台企业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化“叮咚铁军”党建品牌建设,形成党群共建“四家”工作法,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指导街镇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与区建交委共同指导川沙新镇党委,依托浦东规模最大的集中充电站建设了全区首家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五色方向盘”司机之家,成立“车友会”,加强对网约车司机群体的有效覆盖与服务凝聚。
摸底问需,建立常态长效信息网
以全覆盖攻坚行动为契机,建立新就业群体动态数据库,建立新兴领域常态化需求意见征集机制,定期征集意见建议,畅通诉求反映和服务信息渠道,瞄准服务保障靶向。
一是摸清底账,动态排摸确保数据无遗漏。底数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以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攻坚行动为契机,以企业信息核对、属地走访摸排、阵地主动报到等多种方式,对全区新就业群体开展全方位走访排摸,建立了区级数据库。2024年底,街镇排摸到以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为主的新就业群体5万余人、党员350余人。
二是常态征集,汇聚信息回应“新”期盼。实时掌握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信息,是全方位做好服务和管理的基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新兴领域开展常态化意见建议征集,重点聚焦营商环境、人才吸纳、平台经济、权益保障、职业发展等新兴领域发展和新就业群体关切等方面。截至目前,在日常走访调研基础上,专题收集线上问卷7850份,实地走访企业290家,形成新兴领域需求建议专项征集情况调研报告,实现信息共享,邀请新就业群体代表参加需求建议征集面对面交流会,推动需求意见有回应有落实。
三是条块协同,畅通服务信息交流渠道。信息畅,是让关爱精准快速传递的保障。为了让每一位新就业群体都能及时获取相关部门、街镇、开发区组织的新就业群体关爱活动信息,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线下专题协商会、组建线上信息预告群等形式,搭建了涵盖市场、邮政、公安、人社、网信、群团等职能部门,36个街镇、6大开发区及快递、网约配送行业党委等单位的信息交流平台,各行业党委作为桥梁纽带,第一时间把基层活动信息传递到基层站(网)点,确保关爱快速直达。
纾困解难,深化关心关爱服务网
统筹各方力量,通过部门联动、多元链接,持续构建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服务网,以关爱促引领、以服务促凝聚,着力把新就业群体团结在党的周围。
一是主题牵引,打造暖“新”服务品牌。把新就业群体服务品牌打造作为推动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由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以“美好家园”建设为依托,突出“家”的理念,开展“情暖浦东一家人 共筑浦东‘新’家园”主题活动,联动区建交委、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推出“倾听、服务、成长”三大系列活动15项具体措施,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增强新就业群体对浦东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二是全面统筹,构建服务阵地体系。把建立建强党群服务阵地作为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通过现有资源整合一批、闲置资源盘活一批、沿街商铺协调一批,打造全区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矩阵。以“聚蜂驿”顺丰潍坊站为样板,加强快递行业综合党委与属地街镇的联动,在快递站点上建设服务阵地,提升品牌效应。按照党群服务、医疗服务、就业服务、就餐服务、充换电、临时休息点等类别,对全区3000多个新就业群体服务点位进行梳理汇总并制作“1+36”暖“新”地图,方便新就业群体就近休息、充电、就餐等。
三是多重关怀,加强权益保障服务。把发挥各职能部门、属地的积极性,作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在区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的支持下,编印《新就业群体及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政策摘编》,通过清晰易懂的政策解读,切实帮助新就业群体快速了解自身权益保障政策。联动区人民检察院,打造“凝‘新’聚力 检察护航”项目,在张江科学城建设首个“检察护航”工作站,依法维护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指导各街镇整合力量资源,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微心愿”关爱、安全宣传等专场活动,并为新就业群体子女开设“爱心托班”“亲子课堂”“公益研学”等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仅半年来,全区开展针对新就业群体的主题服务活动千余场,服务近8万人次。
双向奔赴,编织新兴力量治理网
以基层治理多元融合为契机,加强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让城市对新就业群体更友好、新就业群体在城市更有为,实现双向奔赴。
一是系统推进,营造多元友好社会氛围。建设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暖“新”体系,联动区建交委、区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等行业部门,系统化推进“友好社区”“友好街区”“友好商圈(楼宇)”系列场景建设,破解街面停车难、小区进入难、楼道查找难、群体休息难等问题,在制度友好、人际友好、环境友好、保障友好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形成各类场景建设指引后,全区复制推广,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
二是搭建平台,引导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各街镇引导新就业群体发挥职业优势,争当社区的信息员、联络员、网络员,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张江R先锋”、祝桥小哥议事会、浦兴“兴骑士”、“沪东小哥”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志愿队伍先后组建成立,涌现出圆通快递“救人英雄”王江北、叮咚买菜“业务能手”张伟伟等一批优秀骨干。引导30位优秀“先锋骑手”加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服务队,在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劳动者权益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宣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典型引路,强化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在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群体中开展第四届“先锋骑手”(金头盔)推荐活动,吸引30多个街镇和13个平台企业积极参与,经严格筛选,推荐出30名2024年度“先锋骑手”,授予“金头盔”。在寻找年度区级十佳优秀志愿者闪耀之星中,美团惠南站网约配送员严巧云获此殊荣。通过组织颁奖慰问活动、积极宣传先进事迹,不断加强组织凝聚和激励引导,向社会展示新就业群体在交通文明、爱岗敬业、公益志愿等方面的“先锋力量”。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