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泳装行业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兴城市泳装行业协会成立于2011年,现拥有会员企业355余家。兴城市泳装行业协会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现有正式党员6名。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以“四心四人”党建工作模式引领泳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坚守初心 做产业发展引路人

实施“党建领航”工程。兴城泳装历经40年发展,形成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守信重义的“兴商精神”。兴城市泳装行业协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重视和引导企业家代际传承,实施新生代企业家素质提升领航计划,以企业家和人才成长为抓手,促进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构建“四个中心”。打造党员教育活动中心、就业创业培训中心、交流合作洽谈中心、兴城泳装品牌孵化中心。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党员先锋服务联系点,坚持“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通过组织座谈会、协调会等,问需于企、问计于专家,为泳装企业解决难题200余件。

发挥“两个赋能”和“两个作用”。以党建赋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签署工资集体协商协议201户,开展“银企对接”活动9次,与5所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

发展实体经济。围绕做强实业,形成“党组织+行业协会+抱团发展+专业市场”的党建融合实体经济模式,构建5大园区布局。兴城泳装产业市场登记主体4000余家,从业人员8万人,年产量1.7亿件(套),年产值150亿元,在国内、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40%、25%以上,全网泳装销售80%在兴城出货,产品畅销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远销140个国家和地区。

体察民心 做协会会员娘家人

创新协会负责人队伍建设。抓住协会“关键少数”,践行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会员宗旨,按照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四好”标准,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相融的方式,实现党组织与协会融合发展。

加强协会会员队伍建设。协会引导会员企业自觉遵守协会章程和行业自律公约,定期组织召开会员大会和理事会议,按期换届,打造规范稳定的会员队伍。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施4437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每年投入10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70%以上大学生、待业青年、农民等就业。每年投入50万元举办行业技能大赛。2024年4月,协会荣获辽宁省人社厅省级劳务品牌“兴城泳装工”称号。

筑牢匠心 做高质量发展耕耘者

强化品牌引领。兴城泳装品牌众多,有1325个注册商标,其中包括中国泳装时尚品牌范德安。从2011年起,连续14届承办兴城国际泳博会、13届兴城国际泳装展,连续3年发布中国泳装产业发展指数。2024兴城泳装品牌价值96.99亿元,助力兴城荣登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强化标准引领。深化标准化工作,2次在兴城国际泳装博览会发布《兴城泳装标准》,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及科技成果的标准化。

强化市场拓展引领。倡导会员企业实施内外销结合、线上线下并举战略。开展23个重点泳装产业集群供需合作签约项目,组织参加国内外展会和兴城泳装国际博览会,与25个电商平台合作,开通4万余家泳装电商,设立17个海外仓,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奉献爱心 做担当社会责任知心人

助力乡村振兴。形成“村级集体经济+泳装企业+精细化帮困”模式。建成432家农村泳装加工厂、加工点,带动3800多人就业,人均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

助力扶困救助。持续开展“助学、筑梦、铸人”帮扶活动,帮助困难学生,捐款捐物价值100余万元;2024年,面对葫芦岛市“8.20”洪灾,迅速组织会员企业捐赠现金16.7万元及物资,履行协会社会责任。

助力公益服务。持续利用协会平台,通过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团开展公益讲座。与院校交流合作,畅通就业渠道。为残疾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就业岗位,精准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兴城市泳装行业协会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泳装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实施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系列举措,有效推进行业发展提质增效,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未来,协会将持续深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系统融合,坚持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搭建资源平台、汇聚专业人才、培养新生力量、引领产业升级,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构建泳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