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以辖区内2处省级开发区为试验园区,围绕园区内非公有制企业聚集区党群服务阵地功能提升,打造“汇企党建·党建惠企”特色党建工作品牌,打造“中心+链主+链上企业”的特色服务党群矩阵,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党组织引领、社区化治理、集成化服务”的产业社区治理与服务新模式。通过强组织、搭平台、优机制等方式,坚持上下联动、精准服务,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企业发展活力、园区服务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使其成为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的重要抓手。
夯机筑制 构建长效服务体系
健全组织机制。构建“园区(‘两新’)综合党委—产业社区党委—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形成“党委统筹、企业协同、职工参与”的服务管理模式,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至企业末端,把社区治理模式嵌入产业园区服务网络,拓宽“双融双创”渠道,搭建党建惠企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载体。
完善服务机制。划分产业网格,配强专职网格员,持续开展“四进四服务”(“四进”指党建指导进企业、包促服务进企业、政策扶持进企业、环境提升进企业,“四服务”指服务发展、服务生产、服务效益、服务质量)活动,帮助企业把握发展方向。建立问题解决直通车机制,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将走访中排查的问题闭环化解在园区,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结、下沉到底的服务体系。公开惠企服务热线,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全面落实“四张清单”制度,摸排闲置低效建筑物(地块)信息形成招商手册,帮助企业解决办证难题,实现“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的党企共建目标。
强化联建机制。完善园区(“两新”)综合党委牵头,产业社区党委、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以整合资源共谋发展为主题,定期研究企业经营发展等事项,共商共解公共事务等重要问题。对部门层面难以解决的土地、能耗、资金等关键要素瓶颈,实行提级会商、顶格会办,有效破解难题,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各类主体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革新赋能 提升服务实效水平
“暖心服务”提质。指导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优化党务服务区、政务服务区、企业人才孵化区等6大功能区,面向辖区企业提供党建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孵化、银企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兑付惠企资金、助力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推动阵地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明确服务内容、方式和程序,全方面多维度拓展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范围。
“队伍强基”培优。探索“党建+人才”服务模式,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等部门和单位,打造园区党员教培基地,优选基层党组织书记分享优秀党建品牌建设经验,提升员工教育质效。南海新区与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共建“两新”组织学院,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科研对接、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深度合作;文登经济开发区与天恒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计划共建职工技能提升基地,满足企业人岗匹配和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需要。
“群团保障”增效。聚焦工业区员工需求,强化社区服务理念,整合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资源,通过党组织带动建、党群同步建、群团先行建等方式,扩大群团组织在企业中的覆盖面。为企业员工提供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咨询服务,常态化开展一线职工慰问、困难职工帮扶等关爱活动,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补齐企业制度建设短板。
靶向发力 厚植企业发展能级
精准选配服务专员。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选拔组建“红领专员”队伍,全面掌握企业组织经营状况、党员人数等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提升企业“两个覆盖”工作质效。从党员意识、服务发展、廉洁自律等方面,全程跟踪培养企业后备人才,助力其快速成长。
系统培育骨干。积极落实党员和生产经营骨干“双向培养”机制,将党的领导和建设贯穿企业战略发展、经营管理全过程,储备政治强、作风实、业务精的党员队伍,发挥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
选树典型标杆。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红色先锋岗,形成“党建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同行”的生动局面;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技能比武、“金点子”助企等活动,以党员创新为引领,引导员工围绕党组织争先创优,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文登区通过深入落实山东省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部署,强化新兴领域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机制重塑、服务升级和要素联动,以更高效的协同、更精准的服务、更开放的生态,打破企业“单打独斗”壁垒,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共生共荣”生态,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