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筑“暖新巢” 多方共治绘“同心圆”

祝小辉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街巷里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穿梭奔忙,国道上货车司机疾驰而过。他们为城市注入活力,却曾面临“休息无驿站、维权无渠道、融入无归属”的困境。甘南州紧密围绕新就业群体需求,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全域覆盖、多方供给、共建共享”的友好场景,让党的温暖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打造阵地微生态 架起党群“连心桥”

甘南州将阵地建设作为突破口,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集服务、教育、共治于一体的红色空间,为基层治理筑牢坚实阵地。

在临潭县城关镇,“红色驿站”应运而生。这座驿站深度整合暖“新”服务、政策宣传等功能,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休息、热水充电、应急药品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服务,实现服务的有形覆盖;同时还配套建设党员教育室、图书阅览窗等文化空间,创新开设“红蜂课堂”党课丰富精神文化供给,实现服务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的有机统一。

沿着国道G345,舟曲县建成3个货车司机之家,为奔波在路上的司机群体打造了温暖港湾。这里不仅提供停车休息、技能培训等贴心服务,还开通了诉求收集渠道。依托“陇原红运”线上平台,及时推送政策法规与路况信息。自建成以来,已累计服务货车司机超5000人次,让司机师傅们在漫长的旅途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迭部县按照“五有”标准(即有统一的标识名称、有合理的站点布局、有健全的服务设施、有完善的服务功能、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建成3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驿站内桌椅、空调、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还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提供免费早餐、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服务,累计服务近7000人次,成为户外劳动者名副其实的“能量加油站”。

这些阵地不仅是物质补给的场所,更是精神凝聚的“红色灯塔”。碌曲县“碌”力同心驿站设置“驿见箱”“留言板”,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每周安排社区与职能单位工作人员驻点服务,引导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夏河县塔哇社区创新打造“硬件+软件”“线上+线下”“室内+室外”三大阵地矩阵,设立心灵驿站、劳动者驿站等多个功能室,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新就业群体踊跃参与,有力筑牢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创新机制破壁垒 共绘治理“同心圆”

面对新兴领域存在的“资源碎片化、协同壁垒化”难题,甘南州大胆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合作市率先探索出“红色商圈党建联盟”模式。在伊合昂街道碌曲路社区0.3平方公里的核心商圈,打破行政与行业界限,建立“社区党委统筹—联盟议事协商—多方主体共治”的高效架构,推动22家驻区单位、491家商户实现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成功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全域联动”的重大转变,激活了商圈发展新活力。

舟曲县针对货车司机群体特点,建立网格化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充分发挥思想引导、服务凝聚、诉求解决、关心关爱四大功能。同时设立诉求表达直通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汇总问题,及时为货车司机和货运企业排忧解难,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夏河县塔哇社区开展平安社区、家园美化、爱心助力、文化惠民、创业就业“五项服务”品牌建设,整合各类资源,推出“一站式”“错时延时”“预约上门”等服务,安排工作人员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卓尼县强化物业行业党建工作,成立物业企业联合党支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包联企业,将物业管理与老旧小区改造紧密结合,累计完成3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2700户居民。此外,建立维修资金公示制度,有效化解物业纠纷15件,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这些机制创新,让党组织成为整合资源的“强力粘合剂”、解决问题的“坚实主心骨”,推动治理效能层层传导、精准落地,实现基层治理的高效运转,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暖心服务精准化 激活治理“内生力”

甘南州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新兴领域的每一个角落,以“精准滴灌”式服务提升治理温度,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

在教育赋能方面,临潭县“红蜂课堂”聚焦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创新采用情景式、开放式、互动式等党课形式,让新就业群体在忙碌工作之余也能“充电”“加油”,实现党课教育与民情民意的深度融合;碌曲县“碌”力同心驿站定期举办党的理论宣讲、消防安全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新就业群体的综合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在权益保障方面,迭部县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为劳动者提供免费、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关怀和疏导,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舟曲县货车司机之家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在共治参与方面,夏河县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担任社区网格员,协助收集民意、排查隐患;合作市商圈设立“党员示范点”“诚信监督站”,商户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带动形成商居互动、多方共治的友好生态。

从“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的基础服务,到“技能充电、权益保障”的进阶赋能,再到“共建共享、治理参与”的角色转变,甘南州通过场景叠加、服务升级,让新就业群体真正融入城市治理体系。目前,全州已建成各类红色驿站、司机之家、爱心服务站等40余个,覆盖快递、外卖、货运等行业2200余名从业者;收集诉求100余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5个,形成“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多方响应”的治理闭环。

如今的甘南州,红色驿站里的一杯热水、商圈联盟的一次协商、社区网格的一声问候,正汇聚成基层治理的温暖图景。随着碌曲路社区“12345”工作法(一个核心引领、两个突破联动、三种资源整合、四维品牌创建、五站平台服务)的深入推广,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正驱动新兴领域治理不断迈向新高度。甘南州的实践证明,当城市治理与民生温度同频共振,当党建优势与多方主体深度融合,就能绘就“党建红”引领“发展兴”“民生暖”的美好画卷,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甘南经验”。

(作者单位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