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骑手进小区送外卖方便多了,有专门的指引地图,还有专属停车位,送餐时间大大缩短,能多接不少订单,收入也跟着增加了。”谈起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带来的便利,浙江省温岭市城东街道锦康花苑美团站点站长刘毅笑开了颜。为强化对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与凝聚服务,温岭市委社会工作部探索搭建民主恳谈平台,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有力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让新就业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精准调研,摸清需求“脉络”。“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就是我们要全力破解的问题和工作努力的方向。”温岭市委社会工作部建立“1+3+N”调研体系,即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依托街道、社区、企业三级联动机制,发动N个基层站点协同配合,构建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调研网络。围绕该群体的人员结构与关注焦点,精心设计涵盖工作环境、收入待遇、职业发展、生活需求等22个方面的调研问卷,累计发放问卷400余份,深入分析近万条数据,有效摸清新就业群体底数,了解他们的诉求与期盼,为后续政策制定和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与方向指引。
多方协商,共解民生难题。“以前送快递的时候,找个地方停车真的太难了,有时候还因为停车位置不当被罚款。现在通过民主恳谈会,大家一起想办法,真的看到了改变的希望。”快递员赵梦豪激动地说。温岭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组织民主恳谈会,邀请街道、社区、物业、商圈等相关代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代表共同参与。针对停车难、就餐难、休息难等高频突出问题,充分交流、深入协商,共同探寻解决方案。2024年以来,成功组织新就业群体民主恳谈会17场,并开展“温‘新’候鸟班”“温‘新’大讲堂”等服务60余场,让友好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长效机制,保障服务“续航”。为避免恳谈中出现“议而不决、决而无果”等问题,温岭市委社会工作部构建“新就业群体—新就业群体党员—企业(社区)党组织—行业党委”四级诉求反馈解决闭环机制,整合资源、跟踪问效,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开展恳谈结果“回头看”,建立“一季一调度、半年回头看”工作机制,实行销号管理,对已解决问题进行回访评估,对未解决问题及时盯办督办。目前,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问题诉求82个,均已成功解决。新建的7个“暖新驿站”,不仅解决了创业大厦“小哥”停车难、阳光社区“小哥”休息场地不足等实际问题,更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下一步,温岭市将常态化开展新就业群体民主恳谈工作,进一步畅通其发声渠道,构建多方协同的关心关爱工作体系,引领他们在推动文旅产业繁荣、规范商圈市场秩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发光发热,实现新就业群体和城市发展的双向良性互动。”温岭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程表示。
(浙江省温岭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