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帆”引航聚力 “方舟”破浪前行

鲍佳乐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作为浙江省所辖海岛数量最多的县(区),共有大小岛屿743.5个,其中住人岛45.5个,区域之间、岛际之间公共设施及服务存在较大差异。普陀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医疗健康服务为小切口,将滚装船打造为“共富方舟”,每月至少2次以“共富方舟”巡回航行的形式为海岛群众送去医疗、文艺、法治等优质志愿服务,把小岛作为“党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以党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提档升级,做优做实海岛公共服务一体化与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并举,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党建引领联合体

普陀区成立“共富方舟”党支部,设立由卫健、民政、司法等一线服务团队党员组成的8支“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建联建机制优势和党员志愿者核心作用。

红色宣讲有声有色。以“共富方舟”系列行动下基层为契机,持续壮大“共富方舟”宣讲团队伍,发挥行业先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时政热点、把握重要节点、找准群众需求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

主动服务争先争优。在行动开始前,通过“志愿浙江”APP平台发布志愿服务召集令,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积分申报,按照行动所需志愿者人数激励引导全区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区2000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担当之姿奔赴一场场志愿服务之约。

党群阵地便民惠民。因地制宜定位党群阵地,通过绘制“共富方舟”航行地图、提前展示下基层的项目设置和团队名单等,在有效解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难题的同时,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教育培训、文化服务等,让16个偏远小岛党建阵地的功能更优化、服务更有效。

建立民呼我应综合体

聚焦海岛群众共性需求,组建健康守护、老有康养、法治惠民、惠农下乡、文体赋美、政务服务、安全守护、现场调解等“8+N”特色志愿服务队,同时针对群众个性化需求,构建差异化服务场景,让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

纵向深化服务内涵。建立“基层点单、普陀区委社会工作部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以“一站一计划”为服务路径,精准开展主动上门服务,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到哪里”,将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精准触达岛上每个角落,撬动海岛整体公共服务大提升。截至目前,“共富方舟”共“出海”43次,活动已覆盖区内全部住人岛屿至少2轮以上,解答法律咨询356个,远程办事办证239件(次),517名留守老人享受到“夕阳红幸福同行”关爱项目提供的服务。

外向扩充服务团队。整合邵逸夫医院、普陀医院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邀请区内民营医院等专家共同参与义诊,充分发挥不同领域专家的叠加效应,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挖掘新农人名医资源,依托“互联网+”技术,实施“新农人+医疗”模式,拓宽岛上群众就医渠道。累计为16个偏远海岛7237人提供健康体检,开展义诊11755人次,驻岛老年人健康体检率从36.7%提高到94.3%。

横向拓宽服务对象。在做好离岛、悬水小岛和本岛偏远社区(村)居民群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把“共富方舟”驶向海事船员、驻地企业员工、驻普部队官兵等人群,积极推动服务上船、服务进企、服务入营。自“共富方舟”启航以来,累计受益群众2.6万人次,让广大海岛群众和驻岛人员不出岛即可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公共服务。

搭建基层治理共同体

发挥“共富方舟”大平台优势,联动律师、调解员、代办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搭乘“共富方舟”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治理力量和治理成效集聚融合。

以普法宣传汇聚共同体力量。组织司法行政干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等志愿力量深入偏远海岛精准送法,通过摆摊普法、法治课堂、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群众学法用法、遇事找法的自觉性。

以群众参与构建共同体路径。开设“12345”热线现场受理点,方便老年群体表达诉求,同时依托小节目、小讲座、小展览、小科普、小培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五小”载体,组织开展接地气、有热气、聚人气的活动,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持续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以网格夜访完善共同体纽带。将“‘共富方舟’行动日”作为“问题研究日”“事件办结日”“网格回访日”,拓宽“网格夜访”走访频次和走访形式,进一步畅通民意收集渠道,抓实问题化解,高效解决群众诉求与难题,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

积累经验 收获成效

以党建引领为着力点,激励党员践行先进性。依托“航行的支部”,组织发动党员积极下岛进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从基层群众角度思考,从“有什么给什么”,转变为“要什么给什么”,最大限度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服务清单,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创新服务,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以资源整合为支撑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共富方舟”为载体,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服务事项和相关人员,既是部门物理空间上的服务整合,更是政策、机制及线上线下的融合。把小岛作为惠民行动的主阵地、主场景,更直接、更准确地把握群众的服务需求,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服务。

以固本强基为落脚点,努力为社会治理赋能加码。坚持强化志愿服务为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赋能,推动治理更科学、更精细、更智能。加强对群众各类问题、需求数据分析研究,通过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优化一类服务,做到既想群众之所想,更想群众之所未想。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