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活跃在母亲河岸边(微光成炬)

“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黄河沿岸一片温馨景象。“小朋友们,黄河水看似温柔,实则暗藏汹涌,观光时一定要远离水边。”志愿者们正亲切地向小学生们普及防溺水知识。这是山东省滨州市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开展的“志汇黄河美·安全过六一”主题活动,志愿者用爱心与责任,为孩子们的安全撑起了保护伞。

自去年起,滨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聚力打造“心安”志愿服务品牌,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如春风拂面,不仅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还吸引公众积极投身黄河保护行动,为母亲河生态保护注入强大动力。

生态保护行动持续推进

清晨6∶30,金色波光在黄河河面荡漾,一群身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身影渐次汇聚在岸边。志愿者们手持垃圾袋和垃圾夹,化身为“环保卫士”,认真清理黄河沿岸垃圾。滨州市滨城区白鹭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打趣道:“早起不是‘内卷’,而是‘内清’,清理河岸垃圾,也是净化身心。”

滨州市滨城区白鹭公益服务中心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精心打造“美丽滨州 绿行未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涵盖健走·游黄河、宣讲·爱黄河、骑行·巡黄河、唱响·舞黄河等四类活动,以多层面、立体化方式突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主题,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截至目前,已清理河道垃圾6000余吨,超5000名志愿者投身其中,服务时长累计达6.5万小时。“黄河的健康美丽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刘邦军表示。

黄河文化传播深入人心

保护黄河,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加强黄河文化的传承。邹平市图书馆积极参与黄河文化传播,以阅读推广为核心,依托“悦童·绘本馆”,借助绘本引导儿童了解黄河文化,感受黄河精神。

“听完绘本,我知道黄河是‘妈妈河’啦!我要画下来,告诉小伙伴们,我们喝的水、吃的粮食都和黄河有关!”7岁的轩轩举着刚完成的简笔画,画纸上歪歪扭扭写着“我爱黄河”。

邹平市图书馆“绘本妈妈”志愿服务队,利用周末在绘本馆开展“绘本妈妈”黄河时光机、黄河文化书海拾贝市集、“绘本娃娃”黄河故事小喇叭等活动,培养孩子们对黄河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该项目已累计开展活动56次,吸引6000余人参与,在当地营造了浓厚的黄河文化氛围。

“孩子回家后总念叨‘绘本妈妈’讲的黄河鲤鱼跳龙门,现在遇到困难就会说自己是勇敢的‘小鲤鱼’!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说教更能让孩子记住传统文化。”在绘本馆外等候的家长李女士感慨。

应急救援保障安全无忧

“快!这里有救生圈!快解开上面的绳子救人!”在黄河岸边散步的孙先生将警示牌上的救生圈及时解下扔向落水者和施救人员。

在保护黄河的过程中,应急救援至关重要。滨州市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承担起这一重任,先后投放1700个“爱心救生圈”,实现滨州全境主要水域和涉水景点全覆盖,用实际行动为“15分钟应急救援圈”提供有力支撑。

“幸好有这些‘爱心救生圈’,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孙先生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据服务队队长王长坤介绍,“爱心救生圈”投放后,已成功救起18名落水者,守护了18个家庭的幸福。此外,服务队招募1300余名志愿者组建巡查宣教救援小队,开展防溺水宣教和巡查救生圈活动120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5万人次。

(本报通讯员 王晓)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