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温宿镇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引擎,以志愿服务为载体,通过“专业化支撑+项目化运作”双向发力,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凝聚多方治理合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形成“需求精准对接、资源高效整合、服务持续深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聚焦精准化需求导向
明确服务“靶向坐标”
立体化需求调研。创新采用“大数据分析+网格化走访+开放式议事”立体化调研方式,依托社区“群众云服务中心”分析居民诉求数据,组织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常态化开展“四百行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走访居民1000余户,召开居民议事会8场次,形成涵盖老年人照护、青少年教育、困难群体帮扶等6类服务项目。
动态化需求匹配。建立“需求―资源―项目”动态匹配机制,根据居民需求和社区资源禀赋,通过购买服务设计“定制化”服务项目。温宿镇民生社区聚焦初中女生的成长需求,引入温宿县京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青鸢计划”项目,采取“专业社工精准干预+本土志愿力量持续赋能”的模式,针对16名存在厌学、逃学等倾向的初中女生,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积极开展服务,最终这些学生在学业表现、家庭关系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度实现积极转变。同时,为200余名初中女生提供了心理健康辅导、生理知识讲座和兴趣培养课程,帮助她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构建专业化支撑体系
打造服务“动力引擎”
培育本土“专业社工”力量。设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场地支持等方式,培育13家本土社会组织,重点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特殊群体关爱等领域形成专业优势。同时,组建“1+N”服务梯队,由1名经验丰富的督导带领N名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形成“传帮带”机制,保障服务质量与团队成长。开设“专业社工夜校”和“实践课堂”双培训平台,实行理论知识、政策解读、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等多元培训模式。2024年,9名工作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
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制定《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标准》,从专业知识、服务成效、群众满意度等维度进行星级评定,将机构划分为A、B、C三级。对A级机构优先推荐承接重点项目,对C级机构开展督导帮扶,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环境,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整体水平。
强化标准引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专业优势,联合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对问题青少年、困境儿童、妇女群体、老弱病残居民等特殊群体,制定规范性、专业性的服务指引,形成《社会工作民生服务小组服务指引》《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助力提升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能力。
创新项目化运作模式
搭建服务“承载平台”
全周期项目管理。推行“策划―实施―评估―优化”闭环管理模式。在项目策划阶段,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中,建立“周例会、月总结”制度,实时跟进项目进度;项目结束后,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满意度测评等方式量化服务成效,形成优化建议。
品牌化项目培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项目。通过深入调研群众需求,结合区域实际,创新开发“五色项目库”(红色党建引领类、橙色老小服务类、绿色基层治理类、蓝色志愿服务类、紫色婚姻家庭类)。投入120万元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购买服务,实施“三新领航·共筑梦”党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依托社区现有阵地,挂牌成立“三新”党建基层服务站,配备一名专职“三新”党务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建一支“三新”服务专员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一对一”精准服务,摸排建立“三新”党建信息库,推动运行“三新”活力积分计划,有效增强党员队伍活力和社会责任感。“益动桃源,志愿100”志愿项目则通过开展“520”家庭教育大讲堂、组建“520”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实施“520”志愿服务护航行动,促进家庭和谐与社区稳定,累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30余场,覆盖500余个家庭。通过“五色项目库”的建设与运营,推动民生服务从“零散化”向“品牌化”转变。
完善协同化保障机制
构建服务“生态系统”
机制创新,激发社区内生动力。建立“政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共建单位+居民”的“五方联动”机制,政府部门负责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共建单位提供资源支持,社区组织动员居民参与,居民反馈服务需求和建议,每月召开项目推进会,破解难点问题13个,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支撑、社会力量协同的“幸福邻里生态圈”。
资源联享,搭建区域共治平台。成立“社区治理联盟”,整合县人民医院、学校、文旅集团等112家企事业单位资源,构建起覆盖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民生服务等多领域的协作网络,形成“需求收集―资源匹配―项目落地”全链条运作体系,实现社区服务项目效能提升53%,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治理样板。搭建社区智慧管理平台,接入智能门禁、环境监测、养老监护等物联网设备,实现社区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创新提出“网上群众路线”思路,在综合服务“一站式”窗口的基础上,探索成立“群众云服务中心”,畅通两种渠道、收集三类问题、实行六步化解、理清三张清单,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各方积极主动支援社区、下沉网格、服务居民的治理新格局。
(潘合明)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